+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美丽乡村模范说人物专访系列:党员致富带头人雷臣俊

时间:2022-07-17 浏览量: 作者:杜美君

低灌技术让乡村产业振兴多一点绿色健康

为了解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7月8日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环保”小分队共赴房县上营村实进行地考察。进入村部史馆后,我们就被墙上所展示的先锋模范事迹所深深吸引,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村里的先锋模范党员代表人物—骏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臣俊。面对成员的提问,雷总丝毫没有架子,亲切耐心地回答成员所提的问题,为我们排疑解惑。

图为“青春环保”小分队成员对雷总进行采访,了解上营村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雷总于2013年到上营村发展蔬菜产业,争取房县北京商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设施蔬菜基地400余亩,其中高标准日光温室棚200多亩。作为上营村的先锋模范党员代表人物,雷总勤勤恳恳,扎实推进农村绿色产业建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技术创新辟前路不忘初心思乡魂

年轻时候的雷总跟随着出嫁到山东的姨姨一起来到了山东,从事绿色农产品的种植行业。山东的一些地方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大棚、种植技术发达。经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雷总下定决心要把好的技术带回家乡,助力家乡绿色农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一起发财致富。2013年雷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房县,来到上营村发展绿色蔬菜大棚种植产业,采用新技术——双层棚。据雷总讲解,使用这种棚子可以使绿色农作物上市时间延长以避开正常农作物产品上市的时间,从而延后上市,增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收益。该双层棚还拥有冬暖夏凉的效果,为绿色农作物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产量。不仅如此,雷总表示现在的蔬菜基地也正在使用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利用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并且降低了蔬菜种植中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从才开始的一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群人;从最初的小规模成为如今的大产业;从当初的设施简陋到现在的设施完备。这其中离不开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雷总坚持不懈的努力。

绿色发展深贯彻合理育植护自然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绿色发展。”雷总笑容满面地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蔬菜大棚种植产业的发展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秉持着经济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理念是雷总孜孜不倦的追求。从雷总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绿色无公害是蔬菜种植的最低标准,否则就不能进入市场;在施肥方面更是注重绿色环保,使用有机肥代替传统的工业化学肥,即牛粪和羊粪,并对有机肥进行腐熟后加入益生菌,这样的绿色施肥方式有助于根系不长虫,从而避免烧根、烧苗的现象。害虫防治也是蔬菜大棚产业的一个大问题,为相应国家号召,保护绿色生态环境,雷总积极推进绿色防治工作,将农药用量压低减半,利用物理,生物防治来解决昆虫问题。并且带领乡亲们一起学习绿色防治方法,引导更多农户自觉接受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共同营造推进统防统治的良好氛围,确保蔬菜基地产业安全生产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科学模式提效率携手共圆致富路

在雷总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一起来到了设施蔬菜基地,大棚内的蔬菜鲜翠欲滴,主要以辣椒为主,还有莴笋、西红柿、芹菜、茄子等。雷总表示支持鼓励当地村民去蔬菜基地务工,解决农村就业难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与带领下,之前的59户贫困户都已全部脱贫,如今直接务工的农民工资最低两万多每年,较高达到将近五万多每年,村民们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这还得益于多种多样的模式方法。在运营上: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让企业主导运营管理,让乡亲们参与产业发展,让果蔬餐业发展更具活力;在资金上:采用“三金”(租金、股金、薪金)的模式。建立链接机制让乡亲们富起来。在销售上:采用“电商+实体”、“本销+外销”的模式,多种方式、渠道进行销售,确保有产量的同时也有销量,走的稳的同时也能走的远。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蔬菜产业,擦亮“蔬菜产业大村”名片,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支持。

图为雷总承包的上营村设施蔬菜基地大棚外景

雷总多年来充分发挥身为一名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先锋模范效应,自我高举火炬,给予他人以星火,用绿色蔬菜产业生态基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领上营村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通过与雷总的亲切交谈,我们得以了解到许多生态产业发展的知识,感知到雷总的浓浓乡情,相信在其带领下、在上营村村民的共同奋斗中,当地的绿色农业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