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朱德宇: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时间:2022-07-08 浏览量: 作者:朱德宇

2020年暑假,我第一次作为指导老师开展社会实践,随队前往竹溪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核查,我们要挨户调查,建了多少房子,住了多少人,晾衣杆配套是否达标,等等。简单的事情做好不容易,过程是辛苦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同学们学会了用最平实、最质朴的语言与村民沟通。通宵达旦,复核数据,同学们学会了如何用最快速的方法从两份表格里,找出不一致的数据。面对进度滞后,优化走访方案,调整调查策略,一个月的实践,我们圆满完成了答卷。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到了干净整洁的易地扶贫搬迁房,听到了老乡们竖着大拇指夸国家政策好,一路所见所闻,是对国家“两不愁三保障”在乡村落地的最好验证,是对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生动描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有幸成了“中国故事”最真实的见证者。走村访户,寻贫问苦,对扶贫信息像拥有大脑数据库一般脱口而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夜以继日,精准帮扶,不落一户的精神,这是暑期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蒋家堰镇老乡捧着送来的毛桃,中峰镇老乡盛情难却的一碗香米,淳朴民风消解了我们烈日中的疲惫,也为社会实践经历留下了一段温情的回忆。我想这些都是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必须履职尽责,关心学生,保障安全,精心策划、倾心指导,与学生心连心、肩并肩地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一线,力争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条件,提升我校美誉度,社会影响力,确保此次实践能够圆满完成。

要学会思考,做一个勤思好问的人。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就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社会实践,你想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哪些能力、学习哪些东西,整合哪些资源,怎样更好的去把这些想法实现等等。我们不能盲目的等待,而要主动地思考。

要学会处世,做一个谦虚乐群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队友、指导老师、实践单位人员甚至是我们路上不曾相识的人。我想,需要我们的同学保持一种谦虚、乐群的态度,注重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能经常的将心比心,并注重实践中的细节。

要学会担当,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社会实践正是青年学子与社会、人民实现链接的重要桥梁。我们应在实践中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做好实践成果转化,把对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在实践当中,将汗水和知识播种在祖国大地上。

真正的社会实践是辛苦的、是劳累的、是繁杂的,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照顾自己,注意身体健康,注意安全。唯有健全和强壮的身体在,才能保障我们社会上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笃志力行见真功,躬身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锤炼技能、砥砺品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马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文章系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