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敬语:感悟奉献力量 传承奋斗精神

时间:2022-07-02 浏览量: 作者:敬语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一本名为《血与火的淬炼——汉江师范学院早期校友的红色印迹》的书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年前,在举国上下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学校党委因时制宜,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助推校史编修进程,以校史编修工作促进学校“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再现了学校早期校友的革命历史。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这本书翻开了汉江师范学院的百年光影,集中展现了早期校友实干奋进的力量,生动诠释了一代代汉师人的教育情怀:“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的杨献珍、劳工大律师施洋的父亲施永贞、参加抗日前线决死队的史丁文、舍弃家族富贵为革命献身的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何世昌、郧县最早的革命领导人燕若痴、革命烈士雷天明遗孀余锦蓉……细细品读他们的英勇事迹,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支激越的进行曲在无声地回响,汇聚成一个共同的主题:奉献。

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是生而为人最耀眼的品质。奉献是不求回报的给予,是高尚的情操,是伟大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无数英雄人物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奉献自我,生动诠释了奉献的真谛。在汉江师范学院的百廿年校史中,红色的火种在校园里播撒,红色的基因在师生间传承,红色的火焰在胸膛中燃烧,红色的故事在郧山汉水间传播。这些校友当中,既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地下党员、党组织的负责人,又有投身革命、不怕牺牲的革命烈士;既有传播马列、不改初衷的理论家、教育家、哲学家,也有宣传革命、领导起义的红军将领;既有亲历战场、决死前线的抗战先锋,也有唤醒民众、抵制黑暗的骨干队员……从这些杰出校友身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示范的力量、传承的力量、奋斗的力量。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回顾走过的路,汉江师范学院的历史既是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感人的奉献史。今天,我们对红色校史进行挖掘、整理、凝练、提升,就是对奉献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研究与提炼,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传承汉师精神的过程。奋斗与奉献历来是统一的,正是凭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汉师精神,一代一代的汉师人面对坎坷、挫折从不气馁、从不服输,一次次在困境中站起,担当奉献、奋发图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功开启了本科发展的新征程。

走好新的长征路不仅需要负重前行的奉献者,更需要逆风破浪的奋斗者。早期校友的红色印记感人至深,他们的奉献精神催人奋进。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攻坚之年。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汉师人,只有奉献不止、奋斗不息,才能开辟新的征程,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红笔: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