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院士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要做好医生,必须要做好人”。这句话说得实在叫人拍手称好,我认为,要做好教师,必须要做好人。
过去我们常常说:做教师容易,做好教师难。现在看来,这句话还要改,要改成想做教师也不容易,做好教师就更难。到今年7月,我做教师就整整满38年了。但实实在在地说,自己离好教师还差得很远。去年下半年期中教学检查,学生提了一些意见,说明自己还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此看来,要做好教师是要一辈子来努力的。
教师是教学生做好人的,自身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何谓好人?简而言之,就是对别人好而不管自己好不好的人。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概括为四种不同的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所谓自然境界,是指人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谓功利境界,是指“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在道德境界里,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到了天地境界,“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依我的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好人,至少应处于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之间,因为冯先生又紧接着说了:“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成为圣贤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终极目标,或曰理想人格,所以我们普通人能做一个好人也就应该知足了。
日益物质化的社会打造出越来越多超自信的人,他们羞于说自己是好人,但绝敢信誓旦旦标榜自己是好教师、好领导。可是,没有好的个人品行,何来好的师德?没有好的私德,又岂会有好的官德?个人德性不好岂能会有好的党性?
记得自己第一次真正当老师,是给1984级英语、数学专业的学生上公共政治课《中共党史》,那时的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神情至今仍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多年之后我又回归公共课教师队伍,几乎接触过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不断挑战着我作为教师的底线,令人痛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找到这样的答案:这不能全怪他们,他们的非分之举只不过是变化着的社会的缩影而已,他们中甚至有人不知道学生的本分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叫好人,甚或不屑于做好人。
做好教师难,其实做好人并一直做下去更不易,也难怪毛泽东同志有“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感慨。记得冯先生还有个“力”、“才”、“命”的理论。大意是,一个人在学问方面要做得大,才(才能)的成分最大,力(努力)次之,命(命运,实为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又次之;在事功方面要做得成功,命最大,才次之,力又次之;若是在修养方面要做得完美的话,力最大,才次之,命又次之。由此可见,做一个好人实在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但不管怎样,既然我们这辈子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是“园丁”“蜡烛”“春蚕”……我们必须先做好人,再把学生教好,教学生成为好人,才能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马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