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易国祥:中专生逆袭读研看考绩更要看足迹

时间:2022-05-01 浏览量: 作者:易国祥

日前,《中国青年报》关于河南中专男生一路逆袭,考取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的经历引发热议。有人质疑中专文凭如何能够考取研究生,有人的目光被这名学生刚获得的读研光环所吸引。对于瞬间“吹皱一池春水”的励志典型,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去寻找他们能够登上光辉顶点的点点足迹。

张焕腾2014年中考失利,虽心有不甘,也只能去读中专。中专毕业又去了一所高中借读,通过普通高考上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又考上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4月,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录取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从读中专开始到考取研究生,他踏上每一级台阶,无一不是靠过硬的成绩,优异的成绩背后,是张焕腾一步步奋力跋涉的足迹。

向意外失利认输。张焕腾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对失去读高中的机会,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直面现实。“早点学了一技之长还能嫌钱”,他听从母亲和亲戚商量的意见,接受了读中专的结果。有的孩子也许会因意外失利一蹶不振,张焕腾不一样,他扎实踏上自己应该踏上的这个起点,心中续燃起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张焕腾的认输,暗暗孕育着并不服输。

靠努力自强聚能。中专老师建议他去参加普通高考。父母转而支持儿子去高中借读。医专辅导员鼓励他好好利用这三年时间把握好机会。如果躺平,谁来扶你。眼里有光,自然聚光。虽然说再好的金子一旦被一块抹布盖住就永远不会发光,但这个社会总有真心寻找金子的人。每一次的亲人支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其实都是张焕腾通过努力闪亮获得的。

日日积跬步成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张焕腾每走一步都有清醒的目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每天十点钟睡觉,六点钟起床。从未请过一次假,也没旷过一次课。永远坐在第一排。食堂吃饭,只点5元钱的一荤一素。白天上课从不带手机,平时总在图书馆里。把每一门课进行细致分类,有针对性地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每天把时间填满。

以历炼人生促学。从失败中奋起,由谷底跃上高峰的学生并不少见,但多是让学生锚定成绩,“其它什么都不用管”,且全家全力以赴保障,而出生农村的张焕腾不一样,他从中专到本科,做过餐厅服务员、推销客服、电子厂工人。他体谅父母不易,要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在校挣奖学金,在外打工助学。以他的工学经历,即使不读研,也会有希望的人生。

养家国情怀立志。作为张焕腾的父母,他们虽然没有能力安排好孩子通达的人生路径,但在失利时的建议,让孩子败而不倒;在翻身时的支持,让孩子如虎添翼。孩子要报恩父母,要放飞梦想。他还要争取硕博连读,今后当一名大学老师,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被悄悄滋养起来,并将成为张焕腾一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考研成功只是我人生新的开始。”不是“小得即满”,张焕腾有乡村少年的执念,也有对未来人生更高远的憧憬。张焕腾们的励志故事说明,起点不在高与低,努力不会欺骗你。每一座优异成绩的丰碑都由汗水浇铸而成;每一个人生高度都由一步一步的坚实脚印见证。

(红笔: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