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4月25日新华网)
时代竞争是知识竞争,知识精神是大学竞争,大学竞争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给我们指点迷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思政课硬核是灵魂。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那么,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关键是搞好大学的思政课,这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一流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应该有一流的思想政治灵魂,应该爱党,爱国家,爱人民,这是基本底色。大学应该打造高精尖的思政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大学的思政课应该达到与学生沟通心灵、给学生启智润心、激扬学生斗志的效果,大学思政课应该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应该成为中小学思政课的榜样引领。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传承文化是基础。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要创造自己的标准和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这是宝贵的财富,也是人民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历史在传承中奔腾,大学在传承中伟大。传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地创造世界一流大学。每所大学都应该树立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志向,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流大师是牛鼻子。总书记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大师让大学成为世界一流,一流大学能够产生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师,这是相辅相成的。世界一流大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名片。大学教师应该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这种新业绩应该是振奋国人、让世界惊叹的业绩。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一流的大师是知识的大师,人格的大事,教书育人的大师。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能够拿出解决中国问题一流方案,解决世界问题一流思路的大学。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从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方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让中国创造体系、创新体系、文化体系成为地球学术高地,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熠熠生辉,精彩纷呈。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