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守在电脑前,等来一个惊喜的分数,但还没好好庆祝,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高分不一定上岸,可能一人更比一人高。从惊讶到失落,是2022年研考初试成绩出炉后很多考生的真实写照。400分遍地开花,最高分甚至被推至430分。高分不意味稳妥,冷门不见得安全。这些考生们,拿到了漂亮的分数,但依然从拥挤、残酷的考研独木桥上无奈跌落。(3月2日每日人物)
021年研考,考生初试动辄超过400分,但排名未必靠前。高分考生不想委屈 “双一流”梦想,根本就不想调剂到没有报考的普通大学,可录取指标是有限的,必然导致“高分落榜”。实际上,“高分落榜”将成为社会的常态化现象。“高分落榜”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既然努力了,就不想落榜。如今当“高分落榜”逐渐成为大概率事件,往往会产生“坑老”“抑郁”“自杀”等社会悲剧。为了避免悲剧上演,亟需补好研考“高分落榜”调试必修课。
“高分落榜”,要上好心理课。高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能够取得高分,说明是付出了很大努力。“高分”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复试。要明白,不是所有付出必定就有回报,评委的标准不同,笔试第一名被复试甚至被判不及格的情况也是有的。人生各种考试,要减少期望值,就能坦然面对挫折,积累经验,只有不断努力,善对失败,才能提高成功率,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高分落榜”,要上好生命课。当年松下集团招聘10人,报考者数百人,由于计算机出了毛病,综合成绩高居第2的神田落榜,松下幸之助发现后立即让招聘负责人改正错误,尽快给神田发送录取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神田已经跳楼自杀了。有人叹息,松下幸之助却摇摇头说:“不!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取他,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一个没有勇气面对失败的人又如何去做销售!”人生考试很多,只有珍惜生命,才能明白,“高分落榜”不是末日,今天落榜是为了明天更好地上榜。
“高分落榜”,要上好发展课。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美国西部淘金热,一个小伙在矿区做起了凉水买卖,因此发家致富。古今中外的实例无不提醒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死心眼,善于放下身段,要么灵活转身,要么卷土重来。“高分落榜”,既要敢于继续搭大船,也要明白船小好调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变通,“淘金”无希望,可选择“分金”,让自己走上高质量发展的人生大道。
有的企业宁愿招70分水平的人,也不招90分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拒绝“人才高消费”。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恐怕难免绕不开“高分落榜”的失败,我们要以平稳的心态看待“高分落榜”,要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这个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就要补好“高分落榜”这一课,让自己内心更加强大,让自己好好活着,让自己创新求变,让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出彩的机会。
(红笔:李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