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刘侶萍:在“同课异构·协同共研” “纲要”课2021版新教材的导言和第一章集体备课会上的总结发言

时间:2021-09-29 浏览量: 作者:刘侶萍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给我们带来太多不确定性,也催生了我们新的工作模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千山万水、没有舟车劳顿、唯有畅所欲言,成百上千的思政人因为共同愿望而相聚云端,便是对我们今天工作的生动描绘。
2019年首场“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第一期备课会在桂子山上举行时,还只有8所高校参加,看起来还只是湖北省内的备课会。但因为备课会针对性强、受益广泛,两年来,当年的备课会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思政类集体备课会品牌。作为成员单位,我们湖北科技学院一直是这一平台的受益者,我们能承办这次备课会,是我们湖科马院的光荣,也是我们作为成员单位应尽的责任。
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们的彼此交流如此便捷。今天,我们的四位专家都是来在北方高校,他们是“纲要”课的教学专家、也参与了新教材的编写,能带领我们 了解到最前沿的信息、能指导我们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新变化。李朝阳教授从宏观上对新版教材进行了介绍,对如何开展专题教学进行了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刘洪森副教授以题为《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和大家分享了他对“纲要”课程性质、核心、几对关系的理解。天津 大学王晓霞副教授以《讲好“纲要”第一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题为大家做了很好的教学设计示范,赵付科老师专题示范《如何看待“反抗无用论”》。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精妙、逻辑缜密,真正讲清了“四个选择”。
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思政人沐浴春风。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所处的美好时代为我们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特别是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是我们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强大动力。在建党百年的光荣时刻,我们思政课教师尤其要研学好中国近现代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历史告诉未来、让理想照亮现实。
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思政教学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思政人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倾听党的声音。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我们思政人也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共同体。华中师范大学马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秉承师范人的初心、心怀兼济天下的公心,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孜孜不倦、驰而不息地为学界提供备课资源这一最实在管用的公共产品,堪称高校马院的楷模。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践行“共建共享共进”的美好理念,努力为推动共同体走深、走稳、走远接续奋斗、贡献各自力量,为共同体的有机健康成长发光发热。
最后,祝贺本次集体备课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支持和参加本次备课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筹备和组织本次研讨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谢意!祝愿“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会越办越好,祝愿大家在“共建共享共进”中不断成长!我的总结发言完毕!期待再次相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