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汉江师范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本科内涵建设的主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鄂西北大地上谱写出本科教育的新篇章。(5月31日,《中国教育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既关乎着国计民生,也已经成为了构成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5年来,通过改革治理,汉江师范学院就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搭建起来了,释放了办学活力,激发了办学动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事实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已经成为了高校的根本任务。汉江师范学院就紧紧扭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放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数据显示,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十堰地区70%的中小学教师和30%的基层干部均为汉江师范学院的毕业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也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在汉江师范学院,既有“全国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金梅,也有“师爱铸就无悔人生”的体育教师王学农,更有获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的胡文江。这些辛勤的园丁“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引领和支撑,是教育的双重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也在客观上要求加强科技和教育、经济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近5年来,汉江师范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质量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向着未来进发,汉江师范学院也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鄂西北这片热土上继续谱写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红笔: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