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殷建光:手机不是“手雷”对中小学生要管更要理

时间:2021-02-02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教育部网站2月1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通知》称,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关于学生是否能带手机进入校园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现在,一纸《通知》一锤定音,许多学校和老师欢欣鼓舞,因为可以有理有据限制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了。但是,手机不是手雷,电子产品也不是学生成长的敌人,“管”只是起始步,常态化的“理”才是关键。

迈好起始步,让学生正确认识手机。《通知》提出限带手机入校、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五个基本原则。作为学校,可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手机,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让学生逐渐形成不带手机进学校的习惯,让学生明确,人不能做手机的奴隶。

打好主动仗,让学生学会科学使用手机。过去,手机只是通讯工具,现在,手机已经成为社交工具、学习工具,娱乐工具,休闲工具。可以说,手机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产物,可使用不当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手机的管理不能掩耳盗铃,事实上,即便在学校里见不到孩子使用手机了,可受家长影响,他们在家玩照样玩手机。这就需要家校协同,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线上学习。

手机要“管”好更要“理”好,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法宝。管理是一门科学,应该艺术地管,科学地理。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也是如此,学校教育应该在 “管”上多讲一点艺术,不能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在“理”上多一点科学,通过精准的讲解,讲清楚利弊,帮助学生自觉地健康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电子产品的问世日新月异,将来或许还会出现比手机更便捷的产品,对此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是“一禁了之”。希望中小学通过落实《通知》要求,肯花力气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科学使用手机,学会鉴别信息良莠、懂得适度原则,提高自律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才是管理的真谛,教育的灵魂。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