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表示,把思政人才培养放到基层、农村大地,能够解决以往人才培养中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两张皮”的问题,培养出的“黏着泥土”的研究生懂中国国情、笃定“四个自信”、了解基层状况,对群众充满感情、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切实投身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广阔实践中来。(1月6日《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事业是培养“黏着泥土”的研究生的训练营。乡村振兴,最缺的就是人才,特别是有思想、有情怀、有能力的研究性人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紧紧抓住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紧缺的突出矛盾,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课堂放到农村一线,让学生向乡村振兴带头人学习,到乡村实践中提升自己,在服务社会中检验教学成果,“三年磨一剑”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着力培养“黏着泥土”的研究生,在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路径上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
培养“黏着泥土”的研究生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提出的重要举措。杭电将“去全省设立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乡村基层锻炼”列入必修环节,人才培养方案27个学分中占2分。3个月的锻炼,2个学分的成绩,让研究生获得的是“实战性”的锤炼。实践育人的成色十足。和村支书一起做群众工作、一起做乡村产业规划,为村子拿到“全国文明村镇”硬核招牌的杨楷,让安吉余村村民办喜事兴起跳大鼓舞新风尚的沈霄鹏……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及其实践成果让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真正从纸上落到了地上。
“黏着泥土”的研究生壮大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一方面,研究生的到来,为乡村基层干部队伍直接输入了知识、技能等多种营养,另一方面,研究生在乡村实践中培养了扎根泥土、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树立了热爱“三农”、振兴乡村的远大志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精气神。该校思政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第一志愿去基层、去农村的比例大为提升,并且当下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已在基层、农村岗位上建功立业并崭露头角的俯拾皆是,成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一股热浪,澎湃出中华复兴的先导之声。
杭电培养“黏着泥土”研究生的生动实践可复制、能推广。杭电马院“土地+”思政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让研究生在接受“泥土滋养”中茁壮成长,实现了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教育改革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多赢”,是破解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有效探索,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红笔: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