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新时代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总体改革方案直击病灶,体现了中央在教育领域破除“五唯”、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的强大决心。
“五唯”评价导向有悖立德树人初衷。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给那些按图索骥、投机钻营、惯走“捷径”者开了绿灯,却让那些踏实干事、埋头做事、实心用事者流汗又流泪。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放任“五唯”评价导向继续存在,必然造成应试教育、功利主义、职称论文、学术泡沫和学术不端盛行,使教育远离学生心灵,甚至让学校蜕变成冷漠自私的“名利场”,这从根本上是不利于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并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
“五唯”评价导向有悖唯物辩证法。破除“五唯”并不意味着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些都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任何事情一旦和“唯”挂上钩,哪怕只是向前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评价依据,哪怕看上去再重要,都不能变成“唯一”的依据,它充其量只是众多参考指标中的一种。一方面,“五唯”的做法往往“以目标决定过程”,属于典型的“先射箭再画靶子”。另一方面,“五唯”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导向之所以演变成顽瘴痼疾,就是由于制定规则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科学评价”,而仅仅是由于它“便于操作”。显然,不破除“五唯”就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构建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势必会延缓和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点亮“立德树人”灯塔照亮教育评价改革之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评价是关键一环。《方案》改革举措精准,在对各类评价中突出思想素质、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从才成长、管理、聘任、使用、评价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形成综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整“工作链”,使得各级党委政府履职清单更加明晰,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
坚持“破立结合”构建与立德树人要求相适应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立德树人贵在让学生的道德立起来、人格树起来,腰板直起来、胸脯挺起来,要想方设法将其从“五唯”评价造成的“懦弱虫”“空心菜”“势利眼”状态挽救回来。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坚持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立结合、重在建设。立德树人工作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必须接地气,必须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比如,《方案》精准施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党政领导以上率下为师生上思政课,必然引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给学生上思政课,打造学校立德树人新氛围,这项制度一旦落实,就能形成强大的“立德树人”引领效应。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努力方向。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语境下,人民群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新标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导向的引领下,中国的教育必然能够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必然能够让学校更有责任感,让教师更有成就感,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让家长更有幸福感,为实现复兴中华伟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河北冀州市职教中心高级教师 编辑: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