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杜剑彬:以思政课为依托涵养文化自信

时间:2020-11-05 浏览量: 作者:杜剑彬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基于这个培育目标,思政课必须坚持为未来蓄力,为民族铸魂的政治目的,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未来蓄力,文化传承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无疑是在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展望未来世界,科技创新将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扶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因此,为未来蓄力,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的角力。

要想让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爱国的心,还要有复兴中华坚定不移的决心。经历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渡劫之后,凝聚起的中华魂和民族风,创造了种类繁多且内容丰富的灿烂文化,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涓涓细流,注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家园。今天,如何继承和赓续这种“精神命脉”,坚守精神家园,使之发挥巨大的文化赋能,成为培育和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精神内核,是思政课责无旁贷、一以贯之的神圣使命。从“围观者”变成“行动者”,从“批判者”变成“建设者”,从“利己者”变成“奉献者”,这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以文成人的渐变过程。完成并利用好这个过程,需要驻守好内心的精神高地,留存下永不凋敝的文化底色。

为民族铸魂,必须夯实信仰之基。国之有魂,民之有神,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且精神不垮,靠的是宽容、和平的思想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骨、性格和襟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所展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向心力、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真正风采,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庚子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遏制住疫情蔓延,向全人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思政课要正确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涵养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为中国立心,为民族铸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是中华文明的民族魂,是文明传承的文化基因。当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是立德树人的头等大事,必须依托思政课主阵地教育和感化广大青年,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国之所系,民之所愿。

以思政课为依托涵养文化自信,是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心的必然姿态。

(红笔:杜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