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年学生对主流文化表面认同、实际不认同,怎么办?
答:“表面认同,实际不认同”“口服心不服”的情况属于典型的知、行未合一,显然没有达到育人效果,说明理性认知没有跟上,需要从增强主流文化的说服力上下功夫。
问:主流文化可不可以以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大程度?
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教无类、殊途同归。对于不同的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是再正常不过的。
不过个人以为“亚文化”形式充其量是个壳、是辅助,永远不能取代主流文化形式。比如,教书育人,重要的在于老师面对面地与学生说理、交流,慕课再美妙,它只是辅助手段,永远代替不了课堂教学。
有人之所以对主流文化形式产生疑问,甚至不自信,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有问题,而是由于我们对主流文化形式的掌控还不够娴熟、不够精到。
问:学生迷恋“二次元”,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这个是持中立态度,还是应该怎么办?
答:对于“二次元”是怎么回事,我目前还不是很了解。所谓存在即为合理,作为私人空间的兴趣爱好咱们不宜过多干涉。
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玩得过火了,混淆了虚拟与现实,往往会酿成悲剧,伤害到自己和他人,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总体来看弊大于利。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说明还没有达到“迷恋”的程度。或者只是“暂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放任自流的话,会是什么后果就不知道了。
就像《西游记》里灭法国的国王仅仅是做了个梦,就要迫害所有的和尚,这个就得有人来管一管了。
问:有人认为“二次元”构成了青年躲避主流文化的虚拟空间,提供了亚文化的情感认同,你怎么看?
答:长期来看,这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不符。一个人如果缺乏强大的内心,一味地选择躲避,将来自立都成问题,何堪大任呢?相应的“审丑”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就得发挥作用了。
个人以为,一个人沉迷于网络社交,追剧、追书、电脑游戏或许也属于二次元,如果在这个上面形成价值认同,一般情况下就是主流文化的失败了。
当然,除非他在里面能够创造出非凡的成绩,反过来对主流文化有利。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因为痴迷或专注于某个领域。只要是人畜无害,或许会有什么奇迹。
拿汉江师范学院知名校友欧阳有权先生来说,他号称全国网络文学研究第一人,说明他对网络小说什么的肯定很痴迷,否则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作者:毛晶玥,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学生政治辅导员;胡文江,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红笔网”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