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寄语希望工程,充分肯定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殷切希望。
1989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希望工程”面世。上个世纪末,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小学生因贫辍学,“希望工程”着力解决“无学可上”“无钱可上”的难题。它是用公益的力量来撬起扶助资源,背后则是党和国家的强力支持,而事实上,“希望工程”也成为世界智力资源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和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巨大决心,促成了“希望工程”在神州大地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谁说中国人没有公益精神?让人有学上、发展人成就人,是最符合公益精神的行动。教育是最能改变一个人、成就一个民族的伟大事业,希望工程不仅给受资助个体,更是给我们这个民族“提供了新助力,播种了新希望”。
30年的希望工程,不仅见证了伟大祖国的一个个成绩进步,而且以自身的发展创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使其自身获得强大生命力。它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启动最早、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众所周知,中国的扶贫,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其中希望工程功不可没。扶贫先扶智,希望工程诠释出这种理念智慧。
希望工程不仅是一种民族行动,更是一种叫做“播种新希望”的伟大精神的传递。从经济角度来看,希望工程通过统筹社会慈善资源重新分配财富力量“让孩子们都有学上”,站在教育价值的角度,数百万多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变了命运,全国上万余所希望小学占全国农村学校的百分之四;精神道德文化价值方面,参与希望工程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演绎。希望工程所践行的“博爱互助”“智力扶贫”“播种希望”“助人使其自助”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伟大创举。
一个像希望工程这样的全国家、全民族行动,能越走越稳、越做越有成效,首先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坚强后盾。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高度重视这项事业,而且亲身参与扶助,并且推动着这项事业与国家内生发展同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希望工程将资助对象扩大到高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将“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如今的希望工程,早已不满足让小学生有学上,它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工具包。
党的十九大以来,希望工程聚焦教育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10万+行动”,将“三区三州”等重点扶贫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主要资助对象。新时代,新行动,新希望。“希望工程”是伟大行动,更是伟大精神,放大希望工程的“播种新希望”效应,让中华民族的“新希望”,从“让青少年大有希望”做起。
(红笔: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