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申洪根: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须务好“三个本”

时间:2019-04-29 浏览量: 作者:申洪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论断从根本上阐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关键在于厚植其“立学之本”、守正其“立身之本”、筑牢其“立人之本”。

“明德”乃“立学之本”。思政课教师要以“明德”为立学基础,从思想上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正向作用,要学会以德树人、以德化人。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师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以及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礼记》有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立世之德”,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是一致的。在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应将“立德树人”主线贯穿于课堂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当代新青年的头脑,充实青年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由内而外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将他们真正培养成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笃行”乃“立身之本”。思政课教师要以“笃行”为立身之原则,应为学生树立楷模与典范。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被学生所关注着,并对学生的“三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思政课教师都要将思政理论付诸于行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政课教师要想照亮学生,首先必须得主动把自身变成发光体,用自身的所产生的光和热温暖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思政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师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并通过自身的行为实践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出“见贤思齐焉”的优良效果。

“至善”乃“立人之本”。思政课教师要以“至善”为做人之根本,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润万物而无声,思政课教师要用水之至善滋润学生的内在心灵,以思政铸魂,以至善育人。在新时代,思政课需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应将思政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全过程,使学生无时无刻都受到思政理论课的熏陶,并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思政之美、思政之雅、思政之韵,从而达到水之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青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需秉承“明德”“笃行”和“至善”的 “三本”之道,以德树人、以行立人、以善育人,进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作者系中国计量大学学生政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