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言论】激活内生动力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

时间:2019-03-04 浏览量: 作者:一粟

2019年校长工作报告为学校本科内涵发展谋篇定向,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学校教职员工既渴望发展却又内生动力不足,体现在思想观念跟不上,进取心不强,创新氛围不浓,对待工作有畏难情绪和厌战心理。如何激发办学活力、增强办本科教育的适应性,成为当下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校长杨鲜兰在工作报告中一再提到激发“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说明当前教职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工作当中内生动力不足,凡事“不想吃苦、不肯尝试、不去努力、不愿坚持”,各种拈轻怕重、眼高手低,不爱学习、纵容惰性,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愿跳起来摘桃子等不良倾向仍然有市场,成为制约汉江师范学院发展的“拦路虎”。

那么,何谓“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应当是一个单位、一个主体、一个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动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内生动力始于忧患意识,生于理想信念,迫于优胜劣汰,成于使命担当,并通过自觉的行动将梦想变成现实。拥有内生动力的人永远激情澎湃、注重提升觉悟眼界、不断增长才干,工作不令则行、不需扬鞭自奋蹄、拒绝随波逐流混日子。反之,一个人一旦缺乏内生动力,就容易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随意任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汉江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已经熬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松一口气”的思想有所抬头。殊不知“双一流”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各类高校你追我赶、劲头十足。面对困难和挑战,每个汉师人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要切实增强内生动力,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要主动谋划、积极应对、把握机遇,要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要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努力提高师德师能,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要拿出奋楫争先、只争朝夕的劲头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努力去奔跑、去圆梦。

2019年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局之年,也是汉江师范学院本科内涵建设年。全校党员干部必须在学校本科建设总体布局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无比忠诚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团结和带领本部门、本学院教职员工共同行动,人人献计出力、人人奋勇争先,从而形成“雁阵排空”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有突破性进展,以学校本科内涵发展的新业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水平本科院校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每个汉师人倍加勤勉、不懈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马达和发动机,每个人都要发光发热,每个人都要持之以恒,每个人都要克难攻坚,从而众志成城、形成合力。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发展的各种基础和条件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勤勉务实的奋进姿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高昂斗志,始终保持拼命三郎的锐气和干劲,同时又注重开放办学、善于借力而行,我们的梦想就不会遥远。

新学年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履职尽责管理实施办法出台,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制度的手段、机制的力量破题“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干事创业”的开始。 工作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靠的是党性和良知,可长期“专科”办学的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单纯依靠人的党性和良知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想实现汉师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脱胎换骨,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来切实激发所有人的内生动力,从而将大家的潜力和聪明才智彻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无穷动力。

最近,学校涌现出毛晶玥、金梅、王学农、胡玉、黄朝凌等一大批敬业奉献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敬业爱生、不辱使命,看到了不畏艰辛、连续奋战,看到了急公好义、古道热肠,也看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汉师人的内生动力,他们就是促进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的脊梁。2019年,全校教职员工都应该把这些身边好人当成学习的榜样,履职尽责、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提质增效,充分发扬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主人翁精神,为把汉江师范学院建设成高水平本科院校而不懈奋斗!

(红笔: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