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在主要措施部分,就实施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力开展适合残疾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6月30日新华网)
残疾人士的希望同样在教育。“能够养活自己就行”,这是许多残疾人士的心声,不算远大理想,更不是好高骛远,但对于残疾人来说,至今还是不容易做到的。当下,在一些地方“助残”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社会对残障人士有意无意的歧视,用人单位不了解残疾人的优势,招工不愿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残疾人士就业难的社会根源。
从残疾人自身来看,就业难在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即使有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可能由于达不到最起码的上岗条件而无法安置。要让残疾人士适应相应的岗位,关键在于依托社会资源,多渠道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残疾人有了一技之长,才具备融入社会的条件,“能养活自己”就不再是问题了。
目前,社会自主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就业思维需要与时俱进,不能老停留在进厂入店的安置上。很多残疾人行动不便,更需要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打造更多的创业培训平台,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是残疾人士切实可行的就业谋生出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如,网络客服、网络写手、网络推广、开网店等新业态,就比较适合残疾人士来做。鼓励、扶持他们在维修、按摩等技能性行业就业,无疑是就业安置的重要方向。
实施残疾人士职业教育培训全覆盖,引导残障人士扬长避短服务社会,应该说是符合实际、顺应社会发展之举。通过创办残疾人创业孵化园,在租金、社保、贴息贷款、最低工资奖励和培训经费方面给予补助与支持,就会涌现更多的人士投身残疾人事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士成为人生赢家。
(作者:张全林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