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 正文

【红笔网评】为民办高校正名:理性看待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5-08-20 浏览量: 作者:鲁信

近年来,一批自媒体账号有组织、有预谋地通过蹭流量方式恶意抹黑我国民办高校,这种偏激的舆论倾向值得警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价值和发展成就不容忽视,我们应当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民办高校的发展。

首先,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829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8.40%。其中,民办本科学校417所,占民办高校总数的50.30%,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30.55%。全国民办本专科在校生到2024年已超过1052万人,在校生规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办高校为“上大学”提供了更多机会,成为高等教育扩张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学校有效缓解了公办高校的招生压力,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许多民办高校结合市场需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其次,我国本科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范畴。尽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但本科录取率仍维持在40%左右,能考上本科的学生在同龄人中已属优秀。教育部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国本科录取率仅为37.6%,意味着每100名考生中仅有38人能迈进本科大门,超800万学子将面临专科、复读或就业的选择。将民办高校学生尤其是本科学生简单归类为"考不上好学校"的群体,既不符合事实,也有失公允。每个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历了艰苦的学习历程,值得尊重。

再者,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应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等,而非简单的公私属性。在欧美国家,不少世界名校都是私立大学。在美国,以“常春藤八校”、斯坦福大学等为代表的私立名校,风头盖过了加州大学、卡梅隆大学等公立院校;拥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顶级名校的英国,同样有白金汉大学、伦敦摄政大学等私立名校。在我国,西湖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型民办大学相继成立,希望通过探索全新的模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国内民众的认识应该逐渐转变,不能再以公立私立来决定一所大学的好坏。例如,武昌理工学院毕业生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201万元)的案例就是最好证明。这位民办高校走出的优秀人才,用实力证明了民办高校同样能够培养出顶尖人才。类似的成功案例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并非个例,许多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部分民办高校确实存在办学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加强监管、完善评估机制来解决,而非简单的全盘否定。公办高校中同样存在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不会因此否定整个公办高等教育体系,对民办高校也应秉持同样客观的态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民办高校在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摒弃偏见,为民办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共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毕竟,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校的"身份",而在于能否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同理,无论是一本二本,公办民办,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大学就是好大学。

(作者: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