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他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封回信不仅体现出对特岗教师的殷切期望,更体现出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深情嘱托,为我们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践行育人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家精神,体现在扎根讲台的执着坚守中。“特岗计划”实施近二十年来,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为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教育搭建平台,累计选聘出118万名教师奔赴中西部乡村学校,用青春点亮孩子的未来,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他们中不仅有获得“最美教师”荣誉的代表,更有千千万万默默耕耘的普通教师。正如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和武昌区珞珈山小学的教师们一样,日复一日坚守三尺讲台,在平凡中创造不凡。这种“潜心耕耘、默默奉献”的坚守,正是教育家精神最质朴的底色。
教育家精神,彰显于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里。无论是悉心呵护幼儿成长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还是用爱心智慧点亮乡村学生梦想的特岗教师,抑或是专注培养技能人才的高等职教教师,更甚是攻克关键领域科研难题的高校学者,无一不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们有人坚守偏远山区十余载,有人创新教学方法,有人成为孩子们“身边的亲人”。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展现出新时代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崇高品格。
教育家精神,熔铸于教育强国的时代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强调“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从鼓励“人人努力成才”到展望“人人尽展其才”。这不仅标志着教育事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迈进,更是彰显了广大教师所肩负的“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最美教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教师节走访慰问,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使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推动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每一位教师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也需要广大教师以“最美教师”为榜样,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成长;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最令人向往的职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我们致敬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也是在致敬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这种力量,必将照亮无数学子前行的道路,汇聚成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伟力。
( 作者:管益涛 初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