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期,有的地方实际情况明明是“人民群众粮食不够吃,营养不足,普遍发生浮肿病,还饿死了人”,可报纸上居然胆敢报道“居全国第一,全省平均亩产小麦1000斤。”当时,从上到下有这么一种共识:不虚报、就不能鼓足群众干劲,不虚报、就不能促进“大跃进”的形势,不虚报、就于群众脸上无光,甚至还有人在党代会上公开鼓吹“要搞弄虚作假”。杨献珍对于“浮夸风”深恶痛绝,坚持与浮夸行为作斗争。
俗话说“打肿脸充胖子”,可“浮夸风”一旦刮起来,脸不肿也可以楞充胖子。当大家都在以“法不责众”心态瞪着眼睛说瞎话,明目张胆说大话,理直气壮说空话的时候,各地就会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这类消息甚至会赫然登在了《人民日报》上。此时此刻,实事求是的颜面已荡然无存了。历史是有记录的,这些不实消息不仅仅是《人民日报》永远洗刷不掉的耻辱,也将作为一面镜子,永远警示着后来人不能人为地弄虚作假、不能有意地颠倒是非、不能昧着良心欺上瞒下,一定要说老实话、有一说一。
有人不禁要问,杨献珍为什么那么较真,一定要戳穿弄虚作假的把戏呢?人的认知是一码事,可言行又是另外一码事。当弄虚作假者得不到严惩,“吹牛皮”就会成了时尚,“唯意志论”就会占上风,说老实话反倒成了“罪过”。如果杨老和其他人一样只喜欢闷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或者只相信媒体上的报道,不去深入搞调查研究,就弄不清事实真相,就会被“主流数据”所蒙蔽,就看不到受苦受难的群体和个体。杨老深深地知道,如果不去戳穿弄虚作假的把戏,就一定会有更多人吃不饱饿肚子,甚至会饿死更多人。
杨老之所以对于“浮夸风”深恶痛绝,坚持与浮夸行为作斗争,就因为他发现群众受苦的时候决策者却浑然不知。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对群众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作为一名党校教师不能对于有人公然和实事求是路线唱反调而无所作为,尤其是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能眼睁睁看着全党正在陷入思想混乱而无可奈何。他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是没有个人得失。他毕生教导党的干部坚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以身作则,知信行统一。
杨献珍一生笃信马列、研究马列、传播马列、捍卫马列,也一生重视调查研究。革命年代,他遍揽荆楚形胜,惯听江浙潮声,穿行京津巷弄,点燃太行烽火,出入燕赵村庄。“大跃进”时期,他更是马不停蹄地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搞调研,为反对唯心主义找证据,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杨老深知:个人搞唯心主义,个人就要倒霉;全党搞唯心主义,党就要垮台,这是用人民和干部的鲜血换来的教训。所以,当唯心主义的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杨献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勇于坚持真理的战斗精神,就像家乡的武当山,永远满目青翠,永远伟岸壮观,永远驻留人间。
(红笔: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