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汉江师范学院马思主义学院“绿马净网”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前往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的李堰村和上湾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助力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服务乡村振兴。
走访调研察现状

团队成员在化龙堰镇走访调研
7月5日上午,小队来到了化龙堰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当地干部就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交流。了解到化龙堰镇地处房县西部,距县城20公里,全镇区域总面积162.1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近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口占比约五成,常住人口中,老人小孩居多,中青年人占比较少,少年玩手机成瘾现象非常突出。近几年,化龙堰镇抢先机、育新机,尝到了网络赋能乡村振兴的甜头,村里的集体企业更加壮大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了,村民的心气更加顺畅了。在交流中,村干部介绍了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网上传播、开展清朗网络空间宣传、开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微倡议、严厉打击网络不端行为等,构建清朗网络的具体措施。
为深入探究基层网络治理的成效和变化,小队多次走访镇上居民,就网络使用、网络诈骗应对、乡村直播带货等进行访谈。“其实现在互联网中有很多的问题,就像我家小孩整天只知道抱个手机打游戏,太影响成绩了,而且在抖音里面好多人乱评论,应该加大治理。”有的居民还提出了自己的相关想法。“现在做直播带货还不错,我们那边村子靠这卖了不少农产品,带动了我们村的经济。”居民们向我们分享。
采访干部知网情

团队成员采访李堰村村书记宋学进
团队成员来到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采访李堰村村书记和老党员们,进一步走进乡村,深入调研。在与该村村干部的交流下,了解到一些基本网情。大家发现村里网络文明风气较好,电信诈骗近四年没有发生过,并且不少人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赋能乡村振兴。村里网络信号良好,利用网络建了微信群,村部有消息会及时通知村民,对于二十大等国家政策的了解,村干部也会定期开会带动学习。村委会经常性地开展上网用网法律法规宣传、预防网络诈骗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安全上网、文明用网意识,营造浓厚的网络安全宣传氛围。小队成员谈子琴认为,网络作为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在化龙堰镇农村地区逐渐普及,然而由于乡村企业或农民群体对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内容了解的匮乏,需要村干部加强对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的引导与教育,而李堰村这方面做的很好。
入户访谈问民需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小队通过入户走访,聆听群众声音。在上湾村,队员们为村民开展了反诈防诈宣讲,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发生在群众身上的各类网络诈骗案例,通俗易懂地揭穿了常见的诈骗伎俩,手把手传授防范手段。队员们还对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许多村民感叹道:“我们上湾村的网络治理越来越好,信号也越来越好,电信诈骗基本上没有了。”通过交流,大家发现村民们的反诈意识较强,村委会对净化网络的生态活动落实得很好,真正实现了让网络生态文明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访后小队成员认为,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就有人把互联网当做了“法外之地”,给网络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新时代有志青年,应当迎难而上,做“清朗网络”的志愿者,为净化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在上湾村进行入户访谈、宣传清朗网络
通过实地调研,“绿马净网”小分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房县化龙堰镇乡村网络生态环境治理,并帮助村民安全上网、文明用网,深刻理解构建清朗网络、打造乡村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意义。“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翻开了服务乡村网络生态治理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