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红笔特稿】胡耀邦与鄂西北

时间:2023-04-12 浏览量: 作者:课题组


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鄂西北红色文化研究”课题组


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号召全党,要学习胡耀邦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在讲到胡耀邦的“为民情怀”时,习近平引用了胡耀邦题写的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其实,这副对联就出自胡耀邦首次考察鄂西北前夕。那是1958年9月中下旬,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河南接连调研考察了7个县市。9月28日,在南阳武侯祠,当他看到大拜殿两侧的南阳知府顾嘉蘅撰写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后,沉思片刻,遂口赋了这副对联,抒发了共产党人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一天之后,胡耀邦结束了在南阳的考察,没有和湖北省委、襄阳地委打招呼,径直来到光化县(今老河口市),第一次踏上了鄂西北的土地。

一、五到鄂西北

10月1日,胡耀邦在光化县委副书记徐守玺陪同下,来到白莲公社东风大队,认真听取了基层干部的介绍,到田野里查看了庄稼长势,详细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光化调研结束后,胡耀邦来到襄阳地委,地委书记赵修向他全面汇报了襄阳地区的工作。之后,胡耀邦在赵修陪同下赴基层农村、有关工厂深入调研。当时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大跃进”运动,胡耀邦在调研中看到有些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办钢铁上,部分田地撂荒时,觉得不妥,就告诫地委及基层的负责同志:大办钢铁也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应该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好人民群众生活。该收的要收,该种的要种,要全面兼顾。回到地委后,胡耀邦不顾路途疲劳,在地委礼堂为1400多名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作了长篇报告。在报告中,胡耀邦既全面肯定了襄阳地区取得的成绩,也批评了一些地方出现的脱离实际的“左”的做法。在襄阳期间,胡耀邦还视察了古隆中,并对随行的地委领导同志讲:“大办钢铁也要注意保护森林。隆中的那片森林就不要砍伐了。”这使以后古隆中的生态得到了较好保护。

1958年10月1日,胡耀邦(中)在光化县白莲公社查看棉花长势情况(图片来源:襄阳市史志中心)

1959年9月26日,胡耀邦第二次来到鄂西北,视察了丹江口水利工程建设工地。时值丹江口工程开工初期,施工条件非常艰苦。胡耀邦听取了工程情况的汇报,接见了工程指挥部成员及工人代表,勉励他们在开发汉江水利建设中建功立业。

1965年春节期间,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安康地委书记韦明海陪同下到陕南调研,了解和纠正“四清”运动中存在的“左”的问题。2月5日至12日,胡耀邦用8天时间走了安康地区10个县中的7个县,2月10日由白河路过竹溪。他在竹溪县招待所逗留一晚,仔细阅读了同治版《竹溪县志》,详细了解了竹溪县情,听取了县委关于工作情况的介绍,第二天又前往平利,给竹溪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是胡耀邦第三次在鄂西北留下足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胡耀邦为推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又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2年6月21日,胡耀邦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等领导陪同视察湖北,第四次来到鄂西北。在十堰二汽,胡耀邦同干部、工人热情交谈,特别注重对干部的考察和选拔,他要求二汽保持兴旺发达的局面,力争不再起伏。当天,胡耀邦视察了武当山,同王兆国还做了个别谈话。 胡耀邦在二汽考察后不久,王兆国就提拔到中央工作了。这是因为,1980年邓小平视察二汽时对副厂长王兆国印象深刻。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就在政治局会议上说,下面的人才很多,像二汽的王兆国就是一个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四化干部,不要说四化人才不好找吗!

198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视察二汽(第一排自左至右为胡耀邦、陈丕显、黄正夏、王兆国。图片来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21日晚,胡耀邦来到襄樊,考察了襄樊棉织厂等企业,在襄阳宾馆接见了襄阳地委、襄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并同大家合影留念。胡耀邦在讲话一开始就说:“襄樊这个地方,我24年前来过一次,还作了一次报告呢!在座听过我报告的请举手。”宾馆会议室里顿时笑声一片。在热烈的气氛中胡耀邦讲了很多,鼓励各级干部为建设新襄阳做出新贡献。

1984年4月3日至13日,胡耀邦又一次到河南、湖北考察工作。4月4日晚8时,胡耀邦在襄阳郜营火车站短暂停留,听取襄樊市委(先一年襄阳地区已撤销)工作汇报,就工农业生产有关问题作指示。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9时30分胡耀邦一行离开襄樊。

1984年4月4日,胡耀邦(右二)在襄阳郜营火车站短暂停留并接见襄樊市主要领导(图片来源:襄阳市史志中心)

二、对襄樊引进科技人才予以肯定

1975年初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工作,对全国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全面整顿。当年7月胡耀邦也复出,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副院长,主持中科院领导工作。他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全面整顿方针,实事求是反映科技战线的实际情况,强调科研工作是科学院的中心工作,力求用“五子登科”(即解决房子、工资收入也就是票子、入托的孩子、两地分居的妻子、煤气罐也就是炉子)解决科技人员的具体生活困难,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给科技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当时的襄樊市是襄阳地区下属的县级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急需大批能够开展技术革新的科技人才。为大力发展地方工业,时任襄樊市委书记曹野敢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此前重视人才引进的基础上,1975年3月至7月派人到北京现场办公,在中科院系统、大专院校及厂矿企业引进科技干部和技术人员300余名,并任命了100名工程师。襄樊市委实施的特殊政策是,凡引进的技术人员一律把家属迁来,属城市户口的迁入城市,属农村户口的迁入郊区,但吃商品粮。家属随其爱人住工厂、企业或机关,不参加生产队劳动和分配,粮、油、煤、肉、副食及工业品的供应与城市居民相同。35岁以下的家属在集体单位安排工作,16岁以上的子女不下乡,安排在集体企业或国营企业,按“集体指标”对待。这对于当时普遍实行的僵化的组织、人事、户籍政策是一次大胆突破,与胡耀邦在中科院的努力不谋而合。但是,这一正确的做法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责难,襄樊市委面临很大压力。

8月下旬,曹野派市科委主任鄂万友前往北京了解中央相关政策。在胡耀邦秘书吴明喻的安排下,鄂万友在中科院见到了胡耀邦。走进会议室,鄂万友看到,胡耀邦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办公室里没有空调,没有电扇。胡耀邦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鄂万友回答:“我从湖北襄樊市来,就是襄阳。”胡耀邦招呼鄂万友坐下,说:“啊,襄阳我去过。‘大跃进’时我在襄阳给青年团作过报告。”鄂万友惊喜地回答:“那时我在一家工厂任团总支委员,我参加了那次报告会。”胡耀邦高兴地说:“啊,那我们算是见过面了。”接着他又问:“你们那里形势怎么样?”鄂万友回答:“我们那里落实小平同志治理整顿的精神,抓革命促生产形势很好。”

一番交谈过后,鄂万友开始汇报他此行的目的。他说:“我是受我们市委第一书记曹野同志委托来的。我们襄樊抓治理整顿促生产发展,但是工厂极端缺乏工程技术人才,根据需要,我们任命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师,这一举措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积极性,保障了生产的健康发展,但有人认为我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说我们这是‘修正主义回潮',是阶级立场问题,上级严厉批评了我们。我们市委书记的压力很大,有点顶不住了,他让我来问,我们这样做究竟对不对?”听鄂万友说完,胡耀邦立即说:“任命工程师?那很好啊。军队打仗要有司令员、政委,工厂生产管理也要有厂长、工程师,你们做得对。”

胡耀邦旗帜鲜明的表态,让鄂万友如释重负。胡耀邦接着说:“这次小平同志让我和几位同志到科学院来抓整顿,最近要向中央汇报,我们准备了一个稿子,是个汇报提纲,讲的是中国科学院但也是面向全国的。稿子很长,但核心有几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胡耀邦将桌子上厚厚一卷文稿递给鄂万友:“你带回去一份,宣传宣传、讨论讨论。”

《汇报提纲》起初称《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后来形成《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文件稿。《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了中科院今后十年科学研究的三项基本任务,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辩证地分析了政治与业务、群众路线与专业队伍、理论与实际、对知识分子的教育与使用、哲学与自然科学等五个关系,并提出加强学习、落实政策、批判派性、调整班子、整顿机构等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整顿的内容和方法。《汇报提纲》在完成第四稿之后,报送国务院审议。9月2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听取科学院汇报,会上原则通过了《汇报提纲》。当时鄂万友带回的这份《汇报提纲》还只是个草稿。鄂万友后来回忆:“接到耀邦同志给我的文稿,我的感觉是如获至宝。这是给中央的汇报文件,没想到,我居然成为首先的读者,这真是荣幸之至。我是第一次单独与耀邦同志见面,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耀邦同志会是如此开朗豁达,对一名基层来的干部如此信任。我的想法是,赶紧回到襄樊,将耀邦同志的话转告曹野同志。”

回到襄樊后,鄂万友立即向曹野作了详细汇报。曹野说:“看来我们的做法是对的,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汇报提纲》的精神,鄂万友嘱咐办公室将《汇报提纲》打印了几份,分发给有关人员广为宣传。《汇报提纲》使襄樊市委吃了定心丸,坚定了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10月8日,襄樊市委以正式文件下发《关于加强对科学技术领导工作的决定》。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从1975年4月至1976年底,襄樊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武汉等35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42所高校共引进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590人、随迁家属505户,共计1883人。此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襄樊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化学工业成果累累,领先全国的产品和工艺多达80余种。1980年代初,襄樊三年之间便实现了工业产值翻一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

三、为十堰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堰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二汽建设初期,从河南、湖北等省招收的15000名复原、转业军人来到了十堰,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生产骨干。他们一般都已经成家,家属都在农村,每到农忙时节,往往要请假回去干农活,严重影响汽车生产。此外,也有把家属带到十堰的,这些职工家属没有工作、没有住处、孩子无法上学,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按照当时国家的政策,职工家属必须要有城镇户口,才能在城市里有口粮,才能安排就业,才能分配家属宿舍,孩子才能入学。十堰市公安局每年有一些“农转非”指标,但只能解决少数家庭问题。二汽的15000人,按正常政策渠道十堰市根本无力解决。除二汽外,十堰地方工矿企业中职工家属是农村户口的人也为数众多,这也是十堰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982年6月21日,胡耀邦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考察。图为胡耀邦(左)兴致勃勃地乘坐新的“东风”牌5吨载重汽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胡耀邦画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

1983年秋厉有为由二汽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升任十堰市市长后,深感二汽要这么下去,职工人心涣散,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怎么能为二汽服务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厉有为就和市委书记王清贵商量,想从改革户口制度上寻找突破口。但这个题目太大,涉及全国性的问题更不好解决。怎么办?那就缩小范围,先进行中小城镇户口改革试点。通过调查研究,厉有为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向黄知真省长汇报,请省政府批准试点,分批解决。省长想解决,但政策不允许。想批准试点,又担心越权和引起连锁反应。黄知真说,湖北省这类问题不少,要解决十堰的问题,除非让中央特批。

于是,厉有为又找王清贵书记商量,经他同意,以《关于十堰市城市户口改革意见》为题,以书记和市长个人名义,起草了一封给胡耀邦总书记的信。信中汇报了二汽和十堰市的情况,提出把十堰市作为中小城镇户口改革试点的请求。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是,在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前提下,解决二汽复转军人家属的“农转非”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这部分“农转非”人吃议价粮(比计划内供应口粮价格要高一点点的米、面等粮食),高出的粮价由职工个人负担。

1984年6月初厉有为带着信赶到北京,找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王兆国也很支持十堰的请求。他说,不但会把信转给胡耀邦同志阅,还要做工作。材料报上去不到10天,厉有为接到中办通知,要求他去北京,总书记有批示。令厉有为没有想到的是,6月14日胡耀邦就在信上作了400多字的批示。

胡耀邦在批示中写道:“启立、兆国同志:我们的户口政策必须按照新的情况加以改变,过去的户口政策,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转入城镇,是按照过去的粮食情况制订的,是适应于过去的情况的,是不得已的办法。现在的情况变了,因此不能再沿袭过去的办法,延缓了中小城镇的发展;我们现在要放手让一部分有专长的农村能工巧匠和城镇职工的农村家属进入城镇来就业,从而一方面发展城镇各种生产和服务事业,一方面腾出一部分耕地,让留在农村的人口占有更多的耕地,从而使农村富裕得更快,这是一个各方面都皆大欢喜的政策。问题是一个吃粮的补贴问题,即如果将这些人完全转为城镇人口,国家要拿出一笔钱补贴这些人的吃粮,因此,要说明这批人的口粮只能是由国家供应的议价粮。这一部分‘议价’没有几个钱,说清楚了,这些人是能够接受的。这个政策中央许多同志都同意,也都理解。但下面的一些同志不理解,因此不执行。现在我们许多事办不通,往往是没有把道理讲清楚。我们一些同志起草文件,往往只讲应该如何如何,不讲为什么要如何如何。因此请有关部门迅速搞个文件下去,文件由国务院下达。”

厉有为把批示抄件拿给黄知真看,黄省长读完后,兴奋地叫道:“这回好了,可解决了大问题了。我们省的遗留问题都可以参照总书记的批示解决了!太好了!太好了!”7月24日、27日,省政府、省委办公厅分别批准十堰市为全国城市户口改革的试点,同意十堰市的中小城市户口改革试点方案,主要解决具有大专学历人员、工程师级技术人员、20年工龄以上老工人家属子女户口和长期两地分居人员。十堰市很快成立户口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厉有为担任组长。试点方案非常详细,包括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解决范围、政策界限、办法与措施、审批手续和组织领导等。就这样,十堰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严格按照试点方案实施,这批“农转非”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最后检查验收时没有发现一例违纪行为。据《十堰市志》记载,当年7月,工龄在20年以上职工的农村家属3730户、13067人迁入城市落户,转为非农业户口。到1985年底,共解决20年以上工龄、来十堰工作10年以上的职工农村家属户口7441户、28878人。胡耀邦同志那么快就作出批示,不仅体现了他“以民为天”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操守,忠实履行了“共产党人是给人民办事的”诺言,也说明他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思路。

198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在武当山(资料图片)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开创建立了不朽功勋。襄阳、十堰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北今天的繁荣和兴盛曾经倾注的心血,付出的辛劳。胡耀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34年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只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把鄂西北建设得更加美好,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