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吴人也,壬申岁(1933)生于广州,十五岁,迁港,与姊顾媚居居九龙,贫甚。
朝为雇佣,夜则苦读,好音乐,弱冠,始得为琴师,不为人知。
一夕,鼓乐尽,有老者抚掌曰:“以君之才,默默如斯,惜哉,吾有力焉,可助君往花旗国修乐,将来可大成。”
老者,伯克利音乐大学堂主吏也,见顾生之才而怜之。
遂修业彼岸,两年,归。
既归来,夜登狮子山,见万家灯火,海风徐来,当时顾生少年,望海俯港,雄心大兴,曰:“吾今登狮子山,但觉英雄之气不能已,他日我当以中华曲调名扬天下”。
丙辰岁(1977年),始与黄霑为表里。
黄霑者,番禺人,庚辰岁(1941年)生于广州,七岁迁港,后顾生一年。
盖天欲以此二公集东南一港,以成中华大风采也。
黄生性刚强,不畏暴。十岁,与李小龙同校,小龙赳赳,或凌诸生。黄生乃访小龙而直言告之:“众生皆畏君,吾独不畏之,今日可共决死战”,怒号往之,然惜哉剑术疏,为小龙所败,又屡起,又屡败,观者曰:“黄生虽败,胆气未亏。”
顾生识黄生早矣,初,顾生鼓琴酒肆,黄生亦往之,见众琴师草草,唯顾生勤勉,乃与之饮,曰:“他日若得意,当与君共。”
庚申岁(1980年),无线有剧曰“上海滩”,导演谓顾生曰:“予君三日,为吾谱曲,可乎?”
顾生曰:“诺”。
作曲既毕,顾生谓黄生曰:“有上海滩者,其曲如此,予君半日赋词,可乎?”
黄生曰:“诺”。
黄生当时未至上海,不知黄浦为何物,苦思未获,忽腹痛,乃更衣,马桶之内浪声如怒,黄生大寤,口出辞曰:“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黄生乃谓歌者叶丽仪曰:“有上海滩者,词曲俱有,君能以一时辰毕其功乎?”
叶姐曰:“诺”。
乃依其曲,唱其词,大感叹,曰:“吾未闻歌有如斯之美而悲也,吾之一生,或借此曲成名。”
上海滩既登台,外滩风云,儿女恩怨,皆借此曲而生辉。
初闻之,似大江东来,天雄地阔;再闻之,又悲壮婉转,九曲断肠;三闻之,掩袖低泣,彷徨大地。
呜呼,许郎闻程程既嫁为兄弟妇,悲不能胜,疾往奔之,见意中人楚楚悲悲,不由凄凄惨惨。斯时也,浪奔浪流忽奏,以钢琴为之,点点滴滴,如泣如诉,隔屏闻曲,哀不能胜,恨不能休,与许郎同哭,与程程共泪。
呜呼,顾生、黄生之曲词,至于此,虽天地之大,不能容其恨,虽九死之多,不能尽其情。
化粤曲之小调,容交响之宏大,于是汩汩滔滔,于是曲折回环,既荡英雄之气,又发儿女之怨,谁谓我中华无曲,谁谓我东南无歌,谁谓我借东瀛之调,谁谓我食美雪之余,有我顾生黄生在,当不得作此妄语。
忽忽四十载,今日行旅之间,犹闻浪奔浪流。
顾生又作“铁血丹心”。
无线为“射雕英雄传”,然香港蕞尔,九龙狭小,何来塞外,何来弯弓?
当以曲补其阙。
顾生之“铁血丹心”,闻之如寒风冷霜,大漠斜阳,倜傥激越,又复儿女情深,以罗文、甄妮男女声为之,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参差。
“哪惧雪霜扑面”之“雪霜”以粤语发之,得古音之淬炼,真有雪霜之气,动地而来。
故“射雕”之剧,虽半步不离香港,然尽得大漠之气,何哉?以顾生之曲得之也。
顾生为人,谦谦;黄生为人,荡荡。两公相逢,则抚掌一夕,夜半不觉移席。
黄生有江湖激荡之气,或谱曲,或填词,皆凛冽风发,刀枪颤鸣,闻之恨不能为江湖人也。
尝为“沧海一声笑”,曲词皆自为之,顾生编之。但闻箫笛自江湖远来,我荡舟烟波,孤剑随身,恩怨看尽,冷然物外。
但闻此曲,吝者能厚,怯者能勇,惰者能奋,滞者能逸。
黄生武侠之曲,跳脱飘逸,冷眉热衷,满曲皆曰:吾不欲为侠,吾当归去。
看透繁华之曲也。
内地武侠之曲,则满篇皆曰:我乃武侠,我欲仗义。
较之黄生,高下已见,一潇洒,一拘泥,一横逸,一我执。
当时徐克为“笑傲江湖”,苦促黄生,作曲数阙,皆不如意,黄生思之良久,忽经脉倒流,身不由己,起,倒五声而运之,铿锵,曲自弦出,浑然天成。
乃以此曲与徐克,曰:“吾为君用尽半生之才,君若不如意,则吾散发荡舟而去”。
徐克得曲,大喜,奏之,遂为江湖中上上曲。每有人说江湖,必曰黄生“沧海一声笑”。
后又为国语版,某夕,徐克、黄生、许冠杰痛饮酒,击掌长啸,吟咏此调,大醉之后,词多谬误,徐克曰:“此歌多谬,当再试之”,黄生笑曰:“知己三两,泛舟江湖,快意恩仇,当取此意,莫改莫改”,遂行于坊间,以为绝妙。
顾生、黄生为曲为词,多浩荡之气,英雄之志,儿女之情,江湖之意。而粤曲多款款,每于激越之中,能蕴藉风流,倾诉不尽。
顾生作“万水千山总是情”,则轻弹曼唱,如溪流清清,微风徐徐,或人间烟火,或沧桑冉冉,大地千载,人生百年,皆在一曲,哀而不伤,醇厚清扬,与“上海滩”、“铁血丹心”又别而论也。
又有“狮子山下”,顾生谱曲,黄生为词,港人每有慰勉,则共讴此歌。
嗟哉,顾生、黄生壮年之际,彼时东方明珠于神州不过区区一港,然若论风流,则可半壁称雄,或胜之半局,徒以金古顾黄倪在也。
顾黄虽蛰居港岛,然气与中华共通,故其曲其词浩荡,上通燕赵古侠,外接万里河山,凡夫俗子闻之,皆能振起,作英雄之念。
神州人闻之,亦跌宕心胸,久不能平,初为区区百万千万港台人所乐,后又为十万万神州人所喜,故顾生、黄生之风,中华之风也,发之于中原,得之于东南一隅。
甲申岁(2004年),黄霑卒,年六十三,万众相送,皆唱:“沧海一声笑”。
徐克曰:自黄生之后,吾不忍歌此曲。
黄生既去,后数岁,顾生亦隐海外,偶有歌曲,随意从容。
又十九载,公历2023年元月四日,顾生亦卒,年九十二。
或曰:辉黄两君,天上再会。
太史刘曰:
顾、黄二公,居神州东南一港,然曲乐风行,天下仰望,何哉?
其曲也,能予凡人以英雄之梦;其词也,能予绝望以光明之景;其歌也,能予名利以超然之境;其叹也,能予儿女以深款之意。
人生虽卑微,豪情岂肯少。
嗟乎,平生之胸怀,百岁之沧桑,于顾、黄二公曲中唱尽矣。初为听曲人,今为曲中人,曲曲风流,斯人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