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仲廉诗集《灵魂的解读》《珞珈起风了》读札
文字/陈华文
口播/李立恒
前些年有人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虽是调侃,可也不免引起一些思考:人们的文化生活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唯独把读诗、赏诗、写诗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几千年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文化的厚礼。就近的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诗写诗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诗人是受到追捧的群体。一个爱诗和写诗的社会,文化品位和格调不会差到哪里去。就在这几年,我发现身边的诗友突然多了起来,余仲廉就是其中的一位。
余仲廉作为在江汉平原出生的60后,当过农民、工人,干过企业主管,公务员,还从过商、做过投资。四十岁后还刻苦学习,一鼓作气在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兴趣广泛,尤其是对于诗歌创作情有独钟。这二十年来,本着对诗歌的热爱,他如同辛勤的蜜蜂,不停地写诗,出版了《灵魂的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珞珈起风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等诗集,在诗界他现在声名鹊起,引起关注。
《灵魂的解读》:余仲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定价32元
我近期读了这两本诗集,感慨颇多。余仲廉的诗,涉及的内容广泛,自然、乡土、亲情、友情、人生感悟等等,在他的诗中都有呈现。难能可贵的是,也许他是学哲学出身,他的诗中也充满思辨,在诗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面,他巧妙地平衡了二者的关系,而这一切都自然而然,不做作。此外,读他的诗,也可以看出其人之精神之性格。他的诗中,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挚爱、对弱势群体的大爱,在他的诗歌中一目了然,因为诗歌的语言不会说谎。
余仲廉的一些诗篇,感动着我,触动着我,这也许就是优秀诗歌的魅力所在。诗集《灵魂的解读》中,《作为一个人》第一段:“作为一个人,你一定属于一个民族,属于一个国家的公民。那你就应该去,热爱他,捍卫它!这是必然的使然,还能选择背叛吗?”诗的最后一段:“作为一个人,你处在哪个层面,违背了层面的必需,请问你还是人吗?不然,这个民族怎么传承?这个国家怎么强盛?然静静地沉思,用行动回答吧。”这首诗语言朴素、文字干净利落,无形之中充满一股张力,家国之爱,在字里行间表现得铿锵有力。该诗集中,类似的还有《你想与理想》《致创造美好的使者们》等。
诗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但是爱国主义无疑是第一位的。毕竟,诗歌具有引领人、传递精神正能量的重任。在中国古代就有诗以言志的传统,今天的新诗,也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传统。诗的思想引领性,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显得格外重要,弱化或者偏离了爱国主义主题,诗的创作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余仲廉深知主题的重要性,在诸多诗篇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家国主题,这无疑提振了诗歌在文学与文化中的格局和担当。
《珞珈起风了》:余仲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定价48元
作为诗人,要心怀国之大者,还需要对熟悉的人和生活有一颗真心。真心也就是真诚,其实不光是诗歌,任何文学体裁的创作,都需要真诚的品质,不具备真心的作品,必然会被虚伪、空洞的东西挟持,这是艺术的天敌。读余仲廉的诗,不难发现他的诗中充满真心——或者说是赤子之心。
余仲廉的诗心,就是一种真心。而真心在诗的表达中就是独有的敏感。诗集《珞珈起风了》,处处闪耀着真与美。如《珞珈山的春天》写道:“珞珈山的春天,春风无限,温暖徐徐。它不仅在珞珈山吹拂,在有珞珈山人地方,就会有春风沐浴!”这里说的珞珈山,就是武汉大学的珞珈山,这座山和这所大学几乎是同义词。余仲廉曾经在珞珈山上求学,对这里的先生、同学、草木、建筑等等,饱含真情和真心。其诗作当中,珞珈山当然是绕不开的精神家园。其他诸如《他爱珞珈山的一切》《珞珈兄弟情》《珞珈双骄》等诗篇中,莫不如此。对于珞珈山的诗歌表达,他并没有简单地赞美,而是以含蓄、意象等手法,以曲径通幽的方式传递深情。也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以简短、精要的语言,用一种不可言说的方式,传导着诗人独有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会感染和影响无数的诗友。
总体上讲,余仲廉的诗给我三点印象,首先是“小我”融入“大我”,其诗从语言到思想大开大合,诗篇和国情、世情、民情紧密相连。再次是诗的表达与“论道”联系在一起,他的诗歌创作没有无病呻吟和孤芳自赏,也不屑于在文辞方面纠缠不休,而是在诗中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最后是他的诗有格局和境界,也许是他的人生阅历特别丰富的原因,从他的诗中能看到经历过什么,遇到过怎样的坎,加之勤奋的阅读和写作,其诗在无形中形成独有的气象。然而诗途漫漫,写诗和其他的文艺创作一样,需要不断沉淀,长期探索,尽管余仲廉在新诗创作中已有所成,但还要不断超越自我,最好的诗肯定是心中正在酝酿中的那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