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韦书兵
口播/李新宇
在十堰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下,“好书荐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踊跃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有哲学的、文学的、美学的,有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也有某个领域某个行业应知应会的,涉猎广泛丰富、点评精当准确、推介意真言切,让大家在参加党校理论学习、党性锻炼的同时,打开了阅读的视野、激发出了解广阔世界的盎然兴趣。为了调节大家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关于美食的休闲之书——《至味在人间》。大家都还记得2012年、2013年引起全国观众持续热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吗?执导人陈晓卿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推荐理由在于对于当代人来说,美食有三味。
美食是一种生活。积极工作、快乐生活是人们追求的。工作难免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内心总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长期淤积容易引发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排解负面的情绪?有人在运动,有人在旅游,也有人欣赏并品尝美食。试想,在休息日抽出时间,陪伴着家人逛逛菜市场,看看时令新鲜的食材,听听讲价讨价的言语,市井氛围能不让你放松吗?沿着小巷走进看不清门楣的小店小摊,望着或红或绿的小吃,嗅着或淡或浓的香味,烟火气息能不让你收敛起杂乱思绪吗?
美食是一种文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很久之前关于故乡的视觉、嗅觉、味觉。老家的山水景物可能变了样、记忆也模糊了,但老家美食的视觉、嗅觉、味觉最是难以忘怀,正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庆幸的是还有从业者在传承、还有作者在记录。文学作品中即便不是自己老家的吃食,也能勾起我们的乡愁,如汪曾祺《慢煮生活》中的江苏高邮的咸鸭蛋、梁实秋《雅舍滥吃》中的北平烤鸭、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还有香港“食神”蔡澜所说的“越吃越简单、越吃越明白”,更有沈从文的《边城》、陆文夫的《美食家》以美食作引,刻画出一域的风土人情,或一段历史的发展演变,让人回味无穷。
美食是一种产业。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重庆火锅、贵州酸汤鱼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让一方百姓在全国立足立业;鲁菜、川菜、粤菜、湘菜、徽菜等各式菜系遍及全国,既满足了当地人的口腹之欲,也发展了地方经济。同样可贵的是四川小吃,能让兔头这种厨余废料变成人们赞不绝口的美味。反观我们十堰,不知不觉中竹溪菜馆已深入小区楼宇,规模效益相当可观,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加以引导规范,地方品牌势必持续光大。比如,郧阳三合汤这道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美食,就能够让三十年前的我们拿到还未捂热的工资就去一尝为快,现在这个产业品牌就需要有人为其谋划新的出路。
《至味在人间》,美食之真味,值得我们去品味。
(作者系十堰市委第二巡察组专职副组长、十堰市委党校2022年春季第一期县级干部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