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陈华文 何慧轩:一幅中国当代艺术“长卷图”

时间:2021-09-10 浏览量: 作者:陈华文 何慧轩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鲁虹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定价:78元

■陈华文 何慧轩

在很多人眼里,当代艺术夸张、抽象,甚至还有些怪诞,画得“不像”、看不懂。难道当代艺术真的是哗众取宠?是单纯的艺术游戏?相比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热闹非凡,其历史与理论研究著作并不多见,而《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是其中重要的一部,阅读这本书,我们能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还能从理性层面增加对当代艺术的系统认知。

作者鲁虹是国内有影响的当代艺术学者,多年来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与研究前沿,本书凝聚了他多年来对当代艺术的观察和思考。

全书280万余字,500多幅插图,融学术性、历史性、文献性为一体,共分为四章:反拨极左的艺术创作模式(1978—1984)、势不可挡的青年艺术大潮(1985—1989)、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1990—1999)、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2000—2018)。

所谓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不是某种特定艺术风格的代名词,而是指在特定阶段内,针对中国具体创作背景与艺术问题所出现的艺术创作,特点是一直处于艺术前沿,并对此前主流艺术呈反思状态。

故此,本书中收录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不是以名气大、画得好作为标准,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对艺术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且能体现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

当代艺术在美术领域,几乎涵盖了油画、水墨、雕塑、版画、水彩等所有的画种,此外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等,在当代艺术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当代艺术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兴起,这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在此之前,美术作品多是千篇一律。当时一些老画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创作中寻求创新,如程十发在1978年创作的《丽人行》、1980年代吴冠中的《江南春》《巴山春雪》、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周韶华的《黄河魂》、周思聪的《王道乐土》等,从表现形式到表现内容,与此前的美术创作模式相比都有明显的突破,这些作品给艺术带来了生机,但以当代艺术史的标尺衡量,这些作品只是当代艺术的“前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产生了一些影响力大的艺术家和作品。

曾梵志是当代艺术中的代表人物,1992年,他的美院毕业作品《协和三联画》一经展出,就崭露头角。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当时他在武汉医院的见闻,其画风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的影响。画作中,他选取医院作为叙事背景,用阴冷的色调、夸张的造型呈现人在疾病中的挣扎。画作中突出人的不安、痛苦、惶恐,揭示了人之生存困境。

1996年张晓刚的油画《大家庭系列》,以家庭合影为主要表现内容,画面上的人均是单眼皮、直鼻梁、瓜子脸、呆滞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一成不变的发型,在表现形式上,他巧妙借用了中国民间画工炭精画法,作品强化了本土形式感。

还有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受到关注,如方力钧的油画光头人物系列、冷军的油画《新文物:新产品设计》、隋建国的雕塑《衣钵》、李占洋的雕塑《街景》等,要么用写实的方式、要么用夸张变形的方式,表现艺术家对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独特理解。

当代艺术的表现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作品具有先锋特征才是关键,对于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的思想、理念其实一直与我们的社会、时代、文化同频共振。

进入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迎来发展的高潮,各类当代艺术展逐渐增多,且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活跃的当代艺术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思想开放的程度、中外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

在当代艺术圈,艺术家们一方面潜心创作、参加展览,另一方面涌现出北京798艺术区、北京宋庄画家村、武汉创意天地艺术区等为当代艺术家创作、展示、交流提供的物理空间。同时,画廊、拍卖行、艺博会纷纷涌现,而在艺术交易市场,经常出现价格惊人的当代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动态发展的。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独特的,但其内核依然是人、时代、社会和广阔的生活。

《中国科学报》 (2021-09-09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