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外面冷得很,快把秋裤穿上”“多吃点,你都瘦了”“我们都好,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妈妈的“唠叨”,曾经的“不耐烦”,却成为长大后的深深怀念。
今天是母亲节。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个做父母的很可能想不起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这一天是一种提醒。“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为人父母方知父母不易。道一声母亲节快乐容易,永远秉持一颗孝心侍奉母亲却难。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奔波,一年难得见母亲一面,更多地是视频里、电话里的问候。但不管我们以何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爱,用心最重要。今年的母亲节,母亲在我身边。妻子老早几天就问我“母亲节快到了,给妈妈买个什么礼物?”我说“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物质的东西等她看到喜欢的再买吧。”其实,母亲对于这样的节日是无感的,包括自己的生日。长期生活在农村,除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这些传统节日,她们还能跟着习俗过过节,其他的节日,好像跟她们也没啥关系。
三毛曾在《守望的天使》一文中说,每个人生命中最真最诚的天使是自己的父母,天使终其一生舍尽全力来为自己的孩子挡风遮雨。诚然,在母亲眼中,我们才是生活的重心,世界的焦点。母亲不图孩子什么,在她们眼中,我们就是全部,可我们却总想着逃离。逃来逃去,却终究逃不出母爱的磁力圈。其实,是我们长大了,越长大,越懂母亲。有些人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但希望这种遗憾越来越少。时光催人老,有爱,每一天都是母亲节,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一家团聚。
每个人都有与父母相处的方式,有些人话多,有些人话少,但情感都是一样的。比如,以前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基本一个礼拜一个电话,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就是找话题,问问家里的地、羊,还有亲戚和邻居家的新鲜事,拉家常式的聊天。相反妻子跟她妈妈的聊天就很简单,两句话说完就完事了。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母亲最伟大的就是心中有爱,而母亲节最好的礼物也就是心中有爱。不管是我们孝敬父母,还是引导孩子心中有爱,懂得孝亲,其实都是营造一种传递爱的氛围,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宠溺让一些孩子失去了感恩孝敬之心,对父母充满敌视,这种现象还是要从家庭、家教、家风开始。
当然,感恩和孝心也不是仅在某一天、只以某种特殊形式就能够表达的。其实,母亲节是一种对于孝心、感恩的提示。所以,不能止于在今天庆祝母亲节,更多地是要在平时,与母亲多一些交流,对母亲多一些理解,长大你就会知道,不管你身处何地,身陷何境,母亲永远是最在乎你的人。不要总是不耐烦,多听听她们的“唠叨”,时间会告诉我们,妈妈的“唠叨”,才是最美妙的音符。
(红笔: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