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为例,强调“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 一部《红楼梦》诉说一段历史,一部《红楼梦》展现人间沧桑,一部《红楼梦》成就古典文学典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醉者,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曹雪芹一生的心血,他曾入梦亦能破梦!
曹雪芹说:“我也曾金堂玉马,我也曾瓦灶绳泥。”曾经的曹雪芹确实拥有过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可现实的一场变故却迫使他沦为落魄的寒士,他饱尝天上人间世态炎凉。在他著书时,甚至过着“举家喝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但他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着《红楼梦》的创作。贫困的生活没有打倒他,丧子之痛没能击退他,他以笔为戎、研血成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皆写入《红楼梦》。书中字字珠玑,书外见解独到,真正做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
上帝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世人待我弃如敝履,我以破梦为己任!面对家族的败落曹雪芹始终不愿低下他高傲的头颅,身处浊世却不染纤尘,在黑暗中固执地散发出缕缕幽光。他大声的向世人宣告:从前我是梦境的附属者,现在我要用双手抒写全新的篇章!对于梦境中的种种他不愿留恋,对于而今的一切他不惧荒唐,转而寻找自己全新的身份――破梦者。
曹雪芹用最锋利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与封建王朝作斗争,并给予洋洋得意的封建王朝致命的一击。他在深渊之中俯瞰深渊,在坎坷之中品尝乐趣,在现实之中击垮梦境。他悟出了“繁华落尽皆是空”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种种不过是一场无谓的轮回,所有的成就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与其面对空虚而又悠然的梦境,不如立足于直白而又有韵味的现实。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读《红楼梦》有什么用?不过是看几场人家谈过的恋爱,哭几场不属于自己的眼泪!除此之外,你还能读到什么?”现在我要说,我看到智者在梦境中幡然醒悟,我看到了勇者在黑暗中不断挣扎的勇气,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破梦者在孤傲落寞的环境中傲然挺立的背影,我看到了破梦者在失望与希望中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
他,俯瞰尘世,看淡世俗,笑看人生!
(文章系“悦读之星”读书演讲比赛二等奖作品,有删节;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