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五一假期!一边阅读《为了和平》,一边去旅行

时间:2024-05-02 浏览量: 作者:

图片

《为了和平: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纪略》

谌达军 著

武汉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一名记者的视域有多宽?

一名记者的脚步有多远?


图片

本书作者谌达军

谌达军,长江日报科教新闻部主任。先后历任长江网副总编辑、长江日报编务部副主任、长报集团新媒体办副主任、九派新闻总编辑、融媒体中心统筹人、高校中心负责人。新闻策划和媒体融合工作。武汉“十佳新闻工作者”。曾受挪威王国邀请赴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科考站采访。至今已获省级以上新闻奖20余项,领衔创作跨国寻访报道《武汉上空的鹰》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俄罗斯联邦总统为此向其编辑部签发纪念奖章,个人获颁“俄罗斯国防部纪念保卫祖国烈士贡献奖。

新闻呼唤与历史回响

罗建华


好像刚刚读过《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那纸页上的硝烟还在散发火药味,又读到《为了和平——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纪略》,仿佛有一群和平鸽从血色天空飞翔而来。


两部专著,主创者和作者同为谌达军,长江日报资深而又还年轻的记者。


2013年春,谌达军领衔长江日报跨国寻访出征,追踪“武汉上空的鹰”的航迹,连续报道发出历史回响,搅动了中国、俄罗斯及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舆论场。此举不仅动态还原了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辉煌战程,填补了《武汉志》中仅有寥寥50字记载的历史空白,还酿造出一系列后续效应:“武汉抗战”和“俄罗斯卫国战争”展览跨国互动、解放公园纪念碑增刻新发现的14位烈士英名、《武汉上空的鹰》中、俄文版问世……从新闻影响到实际成果,无疑都是满满的收获。


确实,“武汉上空的鹰”给了谌达军足够的荣誉,单从职业追求上讲,他抱了一个沉甸甸的闪亮“金娃娃”,而且还是“俄罗斯套娃”——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俄罗斯国防部纪念保卫祖国烈士功勋奖章,为何仍迷恋那一段时间久远、空间遥远的历史风云,又捧出一部《为了和平》?


这样的疑惑,谌达军的同行者也问过:“新闻已经做完了,你还要做多久?”这倒引发他深入思考,扪心自问:新闻是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


图片

解放公园


思考没有飘荡,脚步没有游移,谌达军锚定了责任和使命。从2015年12月《武汉上空的鹰》举行首发式,到2023年12月《为了和平》即将付梓,谌达军八年“放不下”,脚步跨过山重水复,思考洒落字里行间,似乎回答了上述一系列提问。


同《武汉上空的鹰》一样,《为了和平》饱含新闻自觉,正是这种新闻自觉,使之增添了新的历史厚度。当时间可以把满园繁茂还原为遍地洪荒,与时间赛跑从来至高无上,新闻就是拼命抢时间的活。谌达军埋首赶路,抢救掩埋在时间深处的真相,诚如他所言:这段“说不清楚”的历史,不仅是别人的“传奇”,更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走进他们,纪念他们,就是纪念我们自己的历史。


去年11月29日谢世的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毕生重视新闻的能量,在他的回忆录《白宫岁月》序言中说:“新闻界的所得,便是历史学家的所失。”早几天的11月2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出席“武汉文学季”闭幕式,也说:书写历史,从历史学角度是再现,从文学的角度是表现。再现历史,是历史学家的任务;表现历史,是文学家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作家必须站在当下的立场上,这是文学对每一个创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


如果说,基辛格是在肯定新闻对历史的独有贡献;那么,莫言给出了新闻如何再现历史的启示。《为了和平》应和时代要求,从新闻出发,向历史走去,体现了新闻自觉与历史使命的交织、民族情怀与人类共识的交融。它“站在当下的立场上”,紧扣世界命题,立足为了和平,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曾经一起抗击法西斯的峥嵘历程,化为国际新格局下的交流纽带,共鸣时代的主旋律。


因此,《为了和平》超越了《武汉上空的鹰》,笔触伸向更为广阔的视域。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不再是解放公园烈士墓中长眠的29位,而是在中国战场牺牲的214位,他们的中俄文姓名、出生年份、牺牲日期,是那么清晰具体的列在长达10页的表格中;苏联空军志愿队驰骋的长空,也不再是解放公园纪念碑耸立的一方蓝天,而是长城内外广袤的中华大地。


大章节“飞越天山”“长江长江”,小章节“兰州大空难”“奇袭台湾日军机场”,立体再现了苏联空军志愿队前后3000多名将士的英雄壮举。这相对于“飞虎队”一度满天飞,应该说是一次“历史纠偏”,为全景反映国际力量援华抗战的宏图,补上了重要的一轴画卷。书中也有记载:2005年8月22日,10位美国飞虎队老兵来到解放公园,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祭扫,威廉·杰克逊客观表示说,苏联空军志愿队是“在华参战的空军先驱,他们和飞虎队一样,都应该被历史铭记”。


《为了和平》着眼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宏观叙事,但它又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微观写照来实现,调动读者的关切,与之一起踏访实地、搜索文献,亲近一个个英名背后有血有肉的人生归宿,产生直击人心的力量。


曾任轰炸机大队副大队长的克列夫佐夫少将,1960年代因裁军而进入预备役,“落魄”之时在西伯利亚给老战友写信,引用普希金《不论我漫步在喧闹的大街》的诗句表达心愿——“纵然对无知觉的尸体来说,在哪里腐烂反正都一样,但我仍愿以我的长眠处,尽量靠近我可爱的地方。”


烈士菲利普101岁的遗孀古拉娅·安娜·吉娜西莫夫娜,手握辗转俄罗斯三个州才找到她的中国武汉记者,在人生终点感受来自丈夫安息地的敬意,又怎不百感交集?这样一个个让人动容的瞬间,远胜过从史料中扒梳出一个个冷冰冰的名字。触摸鲜活的生命,感受和平的体温,才有真正的感动,进而才有切实的感悟。


图片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图片

张良皋手绘图


新闻发现,历史开掘。线索相互转化,场景相互转换。《为了和平》大量穿插新闻片断,闪回历史事件,呈现着动感、悬念感、现场感的新闻品质,阅读会有一种“进行式”体验。


谌达军采访到两位与烈士墓紧密相关的老人——总设计师黄康宇(2005年86岁时逝世)遗孀蔡德庄、墓碑工程设计师张良皋,时常将两位老人请回现场。黄康宇、蔡德庄、张良皋偏巧都是“老武汉”,偏巧当年都目击了武汉空战,偏巧日后都参与了烈士墓的设计建造。


如此“多重经历”讲述往事,思绪绵绵,情意深深,给了史实以特有的温暧,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主题。2015年和2018年,92岁的张良皋、97岁的蔡德庄相继辞别人间,幸而“抢救”留下了回忆,该是多么弥足珍贵。


图片

黄康宇(1919—2005)蔡德庄(1921—2018)伉俪

图片

张良皋(1923—2015)


偏巧的还有,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武汉,一群孩子围上去,伏罗希洛夫亲切地抱起其中一个女孩,照片登上了苏联《真理报》,女孩因之收到不少苏联儿童的来信。女孩名叫黄宝玲,伏罗希洛夫并不知道,女孩偏巧是黄康宇、蔡德庄的女儿,而他自己则是当年派出空军志愿队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部署者。多少这样的巧合,恰巧反映了历史的本真和逻辑,当它们花絮一般荡漾书中,就不单是营造出生动的气韵,而是拉近了新闻距离,也拉长了历史景深。


现场感,年代感,两个时空隧道交织,凸显的史实更具立体感。同时,谌达军坚持用历史事实说话,下足了功夫耕耘史料,书后列出的参考书目多达120多种,涉及二战、空军等相关的几乎所有专业领域。他查找的解密档案、研读的历史著作、接触的口述资料,也远不止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所以,全书融会贯通,既有宏观考量,又有深入辨析,还有细致比对,带来原始性、内幕性、揭密性等诸多元素,尽可能逼近精准和确凿,大大提升了文献价值。


新闻人的敏感,加持史家的严谨,在文本的把握上,基调肃穆、情绪克制、叙述平实、话语朴素,可题材本身的厚重和事件本身的悲壮,回荡英雄主义的阳刚之气,轰响国际主义的浩然之歌。库里申科、索尔、苏普伦、克拉夫琴科这些苏联英雄,无论最后是牺牲在长江波涛,还是就义于纳粹集中营,都曾生龙活虎般向我们走来,富于浓烈的感染力。


概而言之,与《武汉上空的鹰》相较,《为了和平》主题大为升华,视野显著拓展,内容进一步扩充,似乎印证了一句“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说法。这并非唯心主义,思想的力量无穷,包括坚守的精神、秉持的理念、站位的高度和“放不下”的责任感,它必然催促脚步远行无疆,予以源源不竭的动力。


德国学者西拉姆在《神祇·坟墓·学者》说:“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是让干涸的泉眼恢复喷涌,让被人忘却的东西为人记起,让死去的转世还魂,让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更多的新闻工作者也应如此。谌达军做到了,一个重大主题,一个跨国题材,一个系列运作,一个滚动传播……十年磨一剑,一剑“卓刀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必然青松常翠、清泉长流。不可想像,如果没有谌达军以莫大的毅力追寻到底,尘封的历史还会沉默多久?烈士的英名还会有多少人记起?


谌达军的新闻工龄并不长,2007年方加盟长江日报,但一起步便先声夺人,以“一元钱”系列报道激起广泛反响。此后,他的岗位历练丰富,曾任多个部门主任,主持过“九派新闻网”,练就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长于策划、勇于探求的特质,短短16年,精品力作迭出。《武汉解放70年,一百个精彩瞬间,有你!》《世界进入武汉时间,我却掉进了这幅画里》《寻找21颗初心》《认识武汉》等,皆为其心血结晶,当然夺得数项大奖。


所有机遇都是久别重逢,一树怒放来自厚积喷发。我这个老新闻人欣喜地看到:后生可畏,后浪可敬,长江后浪推前浪,谌达军一定会追求勇立潮头的。


——《长江日报》2024年4月23日(节选)


本文作者系长江日报高级编辑


《为了和平》序 言
不忘历史   为了和平
严 昌 洪
这是一部关于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著作。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就从长辈的一本扫盲课本上读到了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库里申科的故事,也多次到汉口解放公园瞻仰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当时,除了知道库里申科空战时牺牲在长江里,看见安息在解放公园的15位苏军烈士的中俄文姓名和生卒年等简单信息外,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前因后果,志愿队来华的来龙去脉,诸位烈士的详细生平等,知之甚少。
当年苏联为什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援助中国抗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面对肆虐的法西斯的侵略和杀戮,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无论东西,结成了反法西斯阵营命运共同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曾记否,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的佛朗哥叛军进攻西班牙进步政权的时候,为了维护正义,54个国家的人们组成一支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共同保卫马德里。同样,在中国遭到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铁蹄蹂躏时,国际友人纷纷来华,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战,并肩保卫大武汉,保卫全中国。刚去了马德里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了,印度医生柯棣华放弃去英国深造的机会来了,日本反战女作家绿川英子离别故国来了,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带着摄影机来了,刚刚在西班牙执行“X计划”的苏联空军志愿者也来了……苏联政府应中国当局的请求,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执行“Z计划”,为落后的且遭受重创的中国空军输送新鲜血液。这就是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大背景。
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曾派遣3000余名飞行员来华参战,他们不仅为中国运来战机,训练中国飞行员,而且也驾机飞上蓝天,参加与日机的空战,轰炸侵华日军的机场,为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200多位苏联空军志愿队战士长眠于中国大地,包括安葬在重庆万县的库里申科大队长,安息在兰州抗战烈士陵园的罗曼诺夫等人,安葬在汉口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的则是瓦连金·谢尔盖耶维奇·考兹洛夫等15位烈士的忠骨。
这些烈士都是谁?他们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在武汉的历史记载中几乎是空白。长江日报年轻的记者谌达军以新闻工作者敏锐的眼光看到了寻访烈士成长、战斗、牺牲的轨迹,重构这段史实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经过八年的追寻与探索,经过无数的艰难与曲折,谌达军和他的采访团队搜寻到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15位烈士的准确档案信息,找到了其中1位烈士的遗孀,8位烈士的后裔,复原了其中3位烈士的真容,更发现了另外14位在武汉对日作战中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的名单,并将他们的名字增刻到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纪念碑上。经过他们的努力,在多方支持下,俄罗斯“卫国战争的爆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 周年”展览于2014年6月19日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幕;“武汉抗战”纪念展于2014年9月3日在莫斯科联邦卫国战争纪念馆开幕。2015年12月22日,他们的著作《武汉上空的鹰》由长江日报与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了新书首发仪式,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及7个独联体国家驻华大使馆武官出席。谌达军参与设计的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陈列馆业已开馆。他们的系列活动在中俄两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在两国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由于这次寻访报道活动的成就,谌达军得到很多荣誉,其中包括获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但是他没有止步于这些寻访报道的成果,也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自满,而是着手研究这段历史,力图还原29位烈士的事迹,还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的台前幕后,以另一个视角还原武汉会战、武汉空战的历史场景。于是,他耗费十年心血,撰写了读者手上这部厚重的图文并茂的著作,让我们在阅读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故事的同时,分享他的艰辛与成果。
谌达军写作的这部著作,被审读书稿的权威部门认定具有选题较好、叙述生动、资料丰富、目的明确等特点,兹不赘言。我要说的是,作为记者写史,还有这样一些特色。
一是获取史料的途径不一般。新闻记者可以敲开有关机关单位的大门,可以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因此能够挖掘出一般史学工作者难以搜集到的珍稀史料,能够打探到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书中就运用了这样得来的史料,从苏联将军的通信到他们的履历档案,从烈士遗孀和后裔保存的相册到采访对象的口述记录,从苏联战斗机的全套图纸和空战作战图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的设计者根据回忆手绘的设计图……这些原生态史料,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著作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二是叙述历史的方式不一般。作者打破历史事件研究论著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展逻辑的叙述路径,而是穿越时空,将“当年”与“现时”,将“当地”(武汉)与“异国”(苏联或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穿插起来叙说,将历史事件与人物传记结合起来论述,章节逻辑看似跳跃而不够严谨,但叙述却具有生动性而不显枯燥。依我看,本书与其说是历史著作,毋宁说是一部历史题材报告文学。
三是作者的视野不一般。他透过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看到武汉会战,看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将苏联空军志愿队一场场对日作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广阔背景下来叙述,将苏联空军志愿队一位位烈士及其家庭,置于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大背景下来介绍。作者从解放公园走来,走过苏联的“Z计划”,走过天山、兰州,走过南京、台北,走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牺牲的全部214位烈士名单,最后完成了这场纪念,给这段跨国寻访报道划上完美的句号。
于是,这部著作的价值得到升华,从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的故事,演绎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真谛,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互助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从战争的残酷,反衬和平的珍贵,从而突显了本书的主题,也是作者的初衷:
不忘历史,为了和平!
    2023年12月6日
于武昌桂子山忍斋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