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冉彪:《天下大足》美在骨子里边的那种震撼启示我们什么

时间:2025-02-23 浏览量: 作者:冉彪

图片

“河有尽,山石如初;生生不息,天下大足……”2025年2月21日晚上,在重庆大剧院,由张翰、孟庆旸、朱瑾慧、何仲达、郝雪瑞领衔主演的,旨在展现大足石刻人文特色、致敬华夏文明史中的平凡匠人的舞剧《天下大足》,让观众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舞剧《天下大足》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大足区委、大足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历时两年共同打造,是重庆市与国家级文艺院团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舞剧《天下大足》通过舞蹈艺术演绎大足石刻及相关人物故事,浓缩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创建的400年时空,聚焦于大足石刻背后的平凡缔造者,由大足石刻题记中有署名的46名工匠引发联想,以此剧献给人类文明史中平凡的匠人。该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大足石刻的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旨在通过舞蹈表现大足石刻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

《天下大足》让人们领略到了大足石刻的壮丽景象、雕刻工匠的故事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下大足”理想社会的渴望‌。该舞剧通过十个篇章生动再现了大足石刻群的丰富景象,包括开凿过程的艰辛、师徒间的深厚情谊、烟火人间的幸福美满和田园生活的唯美画卷‌。此外,《天下大足》还将大足石刻的“慈、善、孝、义”精神注入当代语境,用年轻观众熟悉的艺术形式唤醒文化认同。主创团队依托演员们精湛的舞技,生动再现石刻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让观众在感受舞蹈之美的同时,深刻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该舞剧不仅是一次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大胆探索。通过舞台表演和配套活动,观众不仅能领略石刻文化,还能实地感受千年石刻的历史韵味,助力重庆在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图片

《天下大足》花两年时间用致敬经典的方式进行完美打造。据有关史料记载,重庆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两宋时达到鼎盛,中国宋代时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从年代来看,石刻随着佛教的传播从西北向东南,最后在巴蜀之地到了大足停下了脚步。大足石刻,彰显了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古代到今生,信仰和生活,肉体到精神,整体和局部,情节到细节……那些鲜活的石刻故事,那些佛学教义,那些人生哲理,先贤们用不会说话的石头完成了美学创意和智慧传递,成为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

《天下大足》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文化母体,通过流民小福蜕变为石刻匠人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以舞蹈语汇解码石刻造像的美学密码。《天下大足》其震撼人心不必多言,但我想要表达的是,如何让大足石刻活起来、动起来、走起来、火起来,他们还真动了不少脑筋,还真花了不少心思,还真下了不少功夫,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也启迪我们心智,还能给人无比的想象,更能给人以强大无比的力量。由此出发,《大足石刻》,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图片

穿越时空的历史史诗展示的是万世不朽的灵魂

《大足石刻》惊艳舞台,想必是用历史的眼光去呈现,用审美的感受去表现,用大胆的勇气去展现,用创新的理念去体现,用夸张的手法去再现,用执着的追求去兑现。舞剧篇章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以“缘起”“担山”“采莲”“烟火”“传承”来进行生动又有趣的铺展,下半场以“小满”“无常”“觉悟”“若水”“不息”来表达深沉又厚重的写意。整台舞剧用时115分钟,演员的表演真可谓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尽心尽力。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举手投足皆有韵味,现场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激情震撼的音效,凝重炫丽的画面,呈现出感人至深、无与伦比的舞台效果,真可谓一场饕餮盛宴。观众收获的是感动,内心汇聚的是能动,脚下彰显的是行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去靠人民书写,未来更要靠人民创造。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要立志干成事业,立志干成一番大事业,立志干成一番经得起历史、时代、人民检验的大事业。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图片

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彰显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历史自信,还是历史自信;除了文化自信,还是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5新年贺词中指出的: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事实上,今天的大足石刻和《天下大足》,均彰显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高兴地看到,大足石刻的雕刻技法多样,包括浮雕、圆雕和线刻等,艺术成就非凡。其造像题材广泛,涵盖了世俗生活、宗教信仰、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我们高兴地看到,‌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丰碑,蕴含着“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大足石刻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还在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水平与成果。我们高兴地看到,大足石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图片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人类对真善美追求则是永恒

提到大足石刻和眼前的《天下大足》,人们便会在心中陡然生出一种激情,那便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热切期盼、真心渴望与执着追求。大足石刻和《天下大足》所呈现出来的美,一方面是艺术形式所表达的美美不胜收,另一方面则是把观众对人间大美的渴望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无与伦比的程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唯有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才是弥足珍贵的。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唯有无所畏惧地去拥抱大自然,去与大自然紧紧地生死相依,才是气壮山河的。在改变大好河山的永不懈怠的誓言里,唯有感天动地和无怨无悔,才是让千秋万代所景仰的。美学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在意象”,审美活动旨在构建一个超越物理世界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了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是指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和情趣的世界。《天下大足》舞剧的美,极其别致,更是独特,净化心灵。它除了艺术的美、人文的美、思想的美,更有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美,那便是天人合一的美,那便是人们对美的渴求,那便是向死而生的美。

图片

守正创新中汲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舞剧《天下大足》,舞台的灵动,演员的活动,表情的互动,都让人大开眼界。细节处理更是恰到好处,如梦幻世界,如行云流水,如仙女下凡,如身临其境,如初心所在,让人产生联想,让人如痴如醉,让人穿越时空,让人豁然开朗,让人回味无穷。有道是,唯有融进时代,融进现实,融进当下,融进劳动,融进成长,融进你我,融进历史,融进天下,融进万物,融进生活,融进工作,融进事业,我们才能不断地从创新创造中汲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有道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田间地头、在桥梁隧道、在街头巷尾、在边境线上、在科技攻关一线、在教书育人讲台,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感动。有道是,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

天下大足,穿越千年时光,依旧熠熠生辉;天下大足,时刻之美,山河之美,中华文明之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中国要走向世界离不开文化走向世界,未来生活的美好离不开文化对我们心灵的滋养。担负起新文化使命,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若是那样,习近平文化思想必将大放异彩,建设文化强国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编审、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