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绘本《你好,长江》第九章:沃野丰华

时间:2025-03-05 浏览量: 作者:陈华文、许俊扬、郑蝶舞、刘星月、陈三华

绘本《你好,长江》第九章 沃野丰华

文图创作:陈华文、许俊扬、郑蝶舞、刘星月、陈三华

长江流域是我国关键的农业产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宛如为农作物量身打造的理想温床。长江上游地区的耕地,约占长江流域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凭借独特的自然优势,长江流域持续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云贵部分河谷,中游的江汉平原、洞庭湖与鄱阳湖平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处处都有水稻茁壮成长的身影。水稻家族里的粳稻、籼稻、糯稻,共同构成长江流域的“水稻王国”。

水稻种植,堪称一场与自然默契共舞的艺术,每一步都饱含着农民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岁月沉淀的农耕经验。这一复杂而精细的农事活动,主要涵盖选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五个关键环节。插秧时,农民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有力,这是与土地跨越千年的对话,是对粮食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

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的农业“大户”。2023 年,这里的水稻面积约2100多万亩,产量占湖北水稻总产量的63%。在种植技术上,育秧方式从传统向旱育秧、工厂化育秧转变。田间管理也迈入科学化阶段,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据土壤肥力和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精准施肥,确保水稻在各个时期茁壮成长。

水稻种植是科学与经验交织的农事实践,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精准施策。到了水稻抽穗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段,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频发。这期间,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利用多种技术进行防治。

水稻收割是江汉平原最扣人心弦的高潮。稻田瞬间化作一片金色的海洋,沉甸甸、金黄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在急切地宣告着丰收的喜讯。田埂间,农民手持镰刀,熟练地穿梭在稻浪之间,用双手创造幸福。

每一株水稻,都凝聚着你们辛勤的汗水;每一粒稻谷,都寄托着对乡村振兴的向往。水稻,不仅是农民生活的依靠,更是他们扎根土地、耕耘未来的期许。

在江汉平原的田野,机械化的收割在稻田里大显身手。收割机械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收割周期,农民不再需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尽情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长江流域加农田整治,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保护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整治过程中,大力修建并完善渠道、管道等灌溉设施,采用渠道防渗技术,降低灌溉水在输送时的渗漏与蒸发损耗。近年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让长江流域的沃野焕发新活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意义重大,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在长江流域,通过土地整合,原本分散零碎的小面积稻田被合并成大块田,不仅减少了田埂等占地,增加有效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为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创造了便利条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种植面积与产量均超全国半数。在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稻油轮作的种植模式正蓬勃发展。水稻收割后,农民们争分夺秒整地播种油菜,待油菜收获,又及时种下水稻。如此循环,不仅巧妙保持了土壤肥力,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田野间,大片油菜花肆意绽放,漫步其中,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直沁心脾。

长江流域的淡水养殖版图中,虾类养殖占据着重要地位。湖北、湖南、江苏、安徽作为主要产区,其中,湖北潜江被誉为“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类养殖方式多样,涵盖池塘精养、稻虾综合种养、虾蟹混养以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这些养殖模式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价值,如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虾类吸收稻田水中多余养分,降低了稻田排水对周边水体的污染风险。

长江流域是我国莲藕的主产区,湖北作为莲藕种植大省,种植面积与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洪湖、汉川等地更是声名远扬的莲藕产地。莲藕种植模式上,因地制宜采用池塘种植、稻田套种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土壤酸碱度存在差异,而莲藕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让土壤环境更适宜其他植物生长,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养鱼的核心产区。随着科技的发展,淡水养鱼技术日新月异。池塘生态养殖,模拟自然生态,实现绿色循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高效利用资源,精准控制环境;网箱养殖,充分利用水域空间;稻渔综合种养,创新农业模式,实现鱼粮双收。长江流域的淡水养鱼,是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乐章。

长江流域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中,有关部门依据江河湖泊的分布特征、水流走向以及农业生产区域的布局,在河流上、中、下游,湖泊不同区域,以及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灌溉渠、排水口等位置设置监测点,力求全面、精准地掌握水质状况,为“大国粮仓”筑牢生态防线。

长江流域的山川间,茶园星罗棋布,每至春日便奏响一曲悠扬的采茶乐章。如今,茶园里还活跃着一群新农人,他们带着创新与科技走进茶园,对茶园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让传统茶园焕发出新生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长江流域的广大乡村。曾经,湖北部分乡村因缺乏科学种植技术与产业规划,守着茶园却依旧贫困。为改变这一现状,湖北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投入,从技术指导到品牌打造,全力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帮扶队伍深入田间,与村民倾心交流,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走上振兴之路。

长江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是粮食安全的坚固堡垒。每一滴江水,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滋养着广袤的农田,让丰收的喜悦在大地上蔓延。长江,亦是生态平衡的忠诚守护者。如今,长江凭借其黄金水道的优势,成为经济腾飞的引擎。我们珍视长江,守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让这奔腾不息的江水,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长江三峡地区山高谷深,江水奔腾不息,独特的地形造就了特殊的小气候,加上富含矿物质的肥沃土壤,为柑橘树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至丰收季节,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果农们辛勤耕耘,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