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清凉小镇野三关

时间:2025-08-14 浏览量: 作者:余爱民

站在细雨绵绵的车站平台上,面对云雾缭绕的奇峰峻岭,候着从恩施到武汉的列车。再见了,野三关!

一直在提问,没人说明白:为什么叫野三关,是哪三关呢?野三关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下辖镇,常住人口7.2万人,辖区面积约5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9万亩,下辖7个社区、23个行政村,有企业百余家,商铺近千家,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改革开放加快发展,近年来名声日起,驰名荆楚,享誉全国,曾被新华社誉为“深山野岭夜明珠”。我和爱人随朋友一起,自立秋那天过来住了五天,全镇上下跑了一个遍,临别时才弄明白,原来是这三关——

一为‌险关‌:野三关地处大巴山与武陵山脉交汇处,地势险要、山形险峻,自古为入渝达川的咽喉要道,集镇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近2000米。318国道途经此地需经历18道湾和36道拐,道路崎岖险峻。常听司机师傅说,宁跑云贵川,不跑野三关, 故称“险关”。‌‌我这几天乘车满山跑,经常是,抬头万丈绝壁,低头万丈深渊,确实危乎险哉。

二为‌酒关‌:漫步野三关街道,到处是酒店,酒香扑鼻,酒气弥漫,卖得最多的酒是苞谷酒,度数高、口感醇厚,在鄂西南地区极负盛名,因此被称为“酒关”。‌‌我来喝了两餐中药泡的苞谷酒,15元一杯,味更纯酒更香,一夜睡到大天光。

三为‌美人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绿水养美人。野三关是土家族聚居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上以出美女著称,素有“美人关”之称。‌‌王昭君出生在宜昌兴山,她是这一方山水养育出来的“美人总代表”。只可惜现在乡里的美女都进城了,山里的美妹都跑北上广深去了,留下来的都是美女她妈。

我来野三关,至少三惊讶——

第一个惊讶,一个山区小镇,竟然有高铁站!想我老家监利市,号称中国水稻第一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可至今没有铁路、不通火车。再看看野三关站,人山人海,热闹拥挤,比很多市县高铁站运营都忙。

第二个惊讶,千里之外,深山老林,让大武汉、大荆州,还有宜昌、襄阳、黄冈的城市居民如过江之鲫地往这里涌来!湖北环武汉很多县市都在热之闹之用钱用情打造武汉后花园,可武汉人却跳过鱼吃豆腐,不吃窝边青草,钻进恩施深山,过去扎堆苏马荡,现在群居野三关。我从北京回汉几个月,经常在小区里走路,发现很多老朋友不见了,常见的是几个“留守老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不少人来了野三关。

第三个惊讶,这几年全国各大中城市房价都在“跌跌不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止跌回稳,可野三关的房价不仅没跌过,还在连年上涨,连二手房价也在涨,这就奇了怪!这一趟来,我们看了海拔1200米的半山伴城,也看了海拔1400米的森林小镇,还看了海拔1700米的绿葱坡镇,房价都是杠杠的不讲价,比去年前年都高!

野三关究竟有什么吸引我们,逛了一通才发现,有三张王牌——

历史文化是“二王”。野三关不野,它的万丈峡谷里藏着千年历史文化。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名人不在多,关键是要有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个人就是北宋名相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圭(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81年),年方二十岁的寇准被派任归州巴东县令,坐镇野三关。年轻的县官寇准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一方面采取措施减轻农民徭税,一方面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劝民重农务农,寇准写下千古名文《劝农歌》:“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效我神农,五谷丰登。挽草为业,定居稼穑。乐土归民,传之子孙。”他将中原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给巴东人民,使当地百姓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状态,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人们感恩不尽,尊称寇准为“寇巴东”,在野三关为他修了一座“劝农亭”。寇相后来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还是著名诗人,他在华山上写的“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天低。”与杜甫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写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同样震古烁今。

山水风景是“小王”。野三关处处是景、一步一景。无论坐车还是住店,我和大家一样总是拿出手机拍不停。森林花海是4A级旅游景区,我们几家坐游览车上去欣赏过,红的似火,紫的如霞,漫山遍野,壮美艳丽。据介绍,镇境内有亚洲松王巴山松,树中奇观五样树,山寨奇景天生大石桥,地下乐园鸳鸯洞,悬棺棺木岩,悬崖稀树白皮松,万亩森林公园铁厂荒,高险峻观高阳寨,领袖小居劝商楼,土家风情义门村。正在建的景点有:最大主跨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泗渡河特大桥,国家科技攻关铁路隧道13.8千米的野三关隧道,辛亥功臣邓玉麟墓;待开发的景点有:历史亭阁劝农亭,故县坪旧衙遗址,庙包革命烈士墓,大佛山、穿心岩、仙人岩等。大家津津乐道于泗渡河大桥,这是一座主跨900米的悬索桥,位于巴东野三关四渡河峡谷区,周边悬崖峭壁,极为陡峭,尚有人迹罕至之处,且多处均为溶岩和溶洞,大桥跨越深达500多米的四渡河大峡谷,跟北京最高楼“中国尊”差不多高(深),被誉为“世界第二高铁悬索桥”。想起一名古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那是历史的景、凄凉的景;今天,巴东儿女多奇志,日新月异野三关,新时代的野三关,无限风光在险峰!

凉快是“大王”。这里平均气温22度,近两天下雨低至17度。酒店无空调,晚上盖被子。我爱人没带夹衣来,冻感冒了。我终于知道,武汉市民为什么成群结队地赶来,为什么一层一层地集体购房,图的就是这个清凉,他们实在忍受不了火炉的“蒸烤煎炸煮”!何止武汉,中国有几处不热!南京长沙重庆成都,还有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到处像火炉,人人思清凉!清凉的野三关不火才怪呢!不是有句话,哪里凉快哪里去?准确地说,哪里凉快哪里住!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在2025年8月12日下午从野三关回武汉的高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