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浪漫情怀与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确定为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示范举办地。这场将于8月28日启幕的盛会,不仅让郧西这个“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再次走进大众视野,更彰显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生命力与传承智慧。
郧西与七夕的渊源,早已融入地域血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里的天河与传说中牛郎织女相隔的“天河”遥相呼应,境内的牛郎庙、织女洞等遗迹,承载着人们对这段千古爱情的美好想象。追溯历史,秦时郧阳地区便已出现牛郎织女相恋的传说;汉代,《洛神赋》《西都赋》等作品记录了二人相慕成婚的故事,鹊桥相见的神话由此衍生;东汉末年,基于星辰崇拜的七夕节成型;东晋《西京杂记》更记载了穿七孔针等早期乞巧活动。从长江流域的地方习俗到全国性节庆,郧西因独特的地理与传说积淀,始终保留着七夕文化的鲜活基因。祭星、穿针乞巧、天河放灯等世代相传的习俗,让“忠贞爱情、家庭和睦”的文化内核在岁月流转中不断延续。将全国示范活动放在这里,既是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可,更是让传统节日“扎根大地”的生动实践——唯有连接具体的山水人文,七夕的浪漫才不会沦为抽象符号,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郧西以七夕文化为纽带,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作为七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郧西的自然风物、民间风俗与牛郎织女故事高度契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深厚根基。当地打造七夕文化产业园,让非遗技艺在文创产品中焕发新生;举办情歌大赛、婚恋博览会,让“爱情忠贞”的理念与当代婚恋观相呼应;开发“天河旅游区”,以14家A级景区、120多处景点为依托,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节日魅力。这种“活化传承”的思路,恰是传统节日焕发生机的关键。七夕的价值,从来不止于“浪漫”二字,它更蕴含着中国人对“家和业兴”的向往、对“责任担当”的诠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这些内核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便能跨越时空,引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
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的意义,正在于以点带面,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与升华。本次示范活动以“星河筑梦·家国同心”为主题,将开展启动仪式、新时代文明实践调研体验、流动项目展演、青年爱情旅游向往之旅、全民运动悦享七夕、非遗传承等6项活动,通过主题音乐会、非遗展示、中式传统婚俗体验等方式,全面展现七夕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活动聚焦群众多样化需求,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既是对传统节日振兴的实践,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从郧西的山水间走出的七夕,将不仅是一场地方盛会,更会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窗口——它提醒我们,传统节日的传承,既要守护“牛郎织女”的经典记忆,也要融入时代元素,比如倡导文明婚恋观、弘扬家庭美德、传递人间温情,让七夕成为连接个人情感与社会价值的纽带。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2025年的七夕,当全国的目光聚焦郧西,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热闹的节庆,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激活。缘起天河,情定郧西,让七夕从十堰走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忠贞、和睦、向善”的美好理念如星河般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这便是传统节日在当代最动人的意义,也是这场文化盛会将奏响的浪漫乐章。
(作者:殷建光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