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①】孟宪杰:高度警惕“不会反省的民族”

时间:2025-08-28 浏览量: 作者:孟宪杰

【编者按】最近,日本政府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外交渠道,向世界多国发出所谓“呼吁”,劝阻各国不要参加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并以“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为由,敦促各国政要谨慎考虑出席。此举表明日本政府未能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30年前,郧阳师专孟宪杰老师发表有关文章,以丰富的史料考察了日本对侵略战争历史的反省程度,介绍了日本国内在历史观和战争观上的各种谬论,并对其主要成因作了剖析,提醒人们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红笔陆续刊发孟宪杰先生分析文章,以飨读者。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存在着一股为侵略战争及殖民统治的历史翻案,为战争罪犯呜冤招魂的逆流。这种现象在日本政坛特别突出,在日本史学界、普通国民中也不鲜见。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军国主义的历史观和战争观的表现。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种种歪曲、篡改历史事实,粉饰、美化侵略战争的奇谈怪论。

1984年日本出版了由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编辑的《三光》一书,著名进步记者本多胜一为此书作序,“前言”的题目即为“不会反省的民族”,本多胜一在“前言”中认为,日本之所以是“不会反省的民族”,是因为没有“反省”和“谢罪”的行动。虽然本多的这种概括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但这却是目前日本对二战反省程度的真实写照。

诚然,日本对明治以后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及其给亚洲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有所认识,有所反省。1972年9月,日本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即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和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8年10月,裕仁天皇在会见邓小平时使用了“不幸的事件”这一措词,共同社称是“间接向中国人民表明谢罪之意”。1995年5月,村山首相参观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后,在留言薄上写道:“正视历史,祈日中友好,永久和平”。战后日本广大人民也对本国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深恶痛绝,高度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的大量论著反映了人民的这一正义之声。今天,日本的有识之士更是强烈要求政府,勇于承担战争责任,彻底清算过去,明确“谢罪”和“反省”,重新发誓不战,以取得邻国人民的宽恕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

但是总体上看,日本对二战的反省程度是极为有限的,战后日本历届政府总是遮遮掩掩,不敢正视。至今的23名前首相中,只有细川护熙明确承认过去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且10天后又倒退为“侵略行为”),其他人大都采取了回避、暧昧的态度。竹下登认为“二战是否是侵略战争要由学者评说”即是一例。从1986年9月到1994年8月,曾有5名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大放厥词,因歪曲历史事实的“失言”而被迫辞职。1994年8月13日,日本《朝日新闻》就对过去战争的看法采访了村山首相及各位阁僚。接受采访的19位内阁成员中,明确承认战争是“不正义”“侵略战争”的仅有5人;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只承认有“侵略行为”的有3人;包括首相村山、外相河野洋平在内的6人强调“正视历史”,“需要反思”;回答模棱两可、回避的则达5人。

综合分析可知,真正明确承认“过去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的政府要员仅仅是少数,接近一半的人对战争并没有真正的反省,甚至极少数人公然否认战争的侵略性质。这个结果实在令人震惊和担忧。从日本普通民众来看,近年舆论调查显示,多数国民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及其带来的沉重灾难,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是模糊的。譬如,日本每日新闻社于1993年9月问及“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错误的战争,你如何认识”时,竟有24%的人回答不知道,并且“不知道战争的一代超过人口总数的半数”,那何谈能有深刻的“反省”、真诚的“道歉”和“悔过”,又何谈能有正确的二战观?

注:原文刊载《武当学刊》,被《史学研究新视野》(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09)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