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将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代表中华民族14年浴血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艰苦历程的警示钟撞响14下后,9时18分,全国百余座城市将与沈阳一道同时拉响防空警报,主要街路的机动车停驶鸣笛,火车、轮船也将拉响汽笛,共同参与纪念活动。庄严、肃穆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座抗战文化地标走向全国,警示民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9月17日光明网)
岁月长河奔腾不息,但历史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制造事端并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从松花江畔到卢沟桥旁,从荼毒东北到全面侵华,14年间,日寇铁蹄肆意践踏华夏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累累罪行令人发指。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代代中国人心中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疤。九十四年后的今天,再次回望白山黑水间的热血壮歌,这是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也是连接未来的时代叩问。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是最好的教科书。整整14年,大半个中国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930余座城市沦陷,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回首烽火岁月,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在长达14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印证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历史必然,深刻昭示后人: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80年前,见证日本代表签字投降的《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用力透纸背的笔触写下感怀:“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8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亿多中国人民正阔步行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已经展开壮美画卷。但向前走的同时,不能忘记出发为了什么,要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为民族复兴伟业、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硝烟虽已去,号角仍在响,奋斗的征程未有穷期。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下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锚定“民族复兴”的目标,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 作者:罗建华 初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