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张展览票串联起南京路商圈的百亿元消费;在江苏,一场苏超比赛门票延展出一次次跨城微度假……在更多城市,票根还随着一场场演唱会、马拉松、艺术展“漫游”商圈景区,激起消费的圈圈涟漪。(9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眼下,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生活中,需要门票的地方很多。看球赛,看演唱会,看展览,看景点,都需要门票。小小票根,成为推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强劲引擎。
小小票根,变身探索城市的“邀请券”。不少地方打造“票根+”多重优惠活动,提供全方位体验。今年,“苏超”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玩转“票根经济”,成为江苏各个设区市的共识。门票有限,文旅优惠政策创意无限。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特色开启“抢客”大战。一些客队城市向主队城市市民提供文旅优惠。到徐州过“伏羊节”,去扬州感受“皮包水”和“水包皮”,在淮安西游乐园玩个痛快,到南通吃小海鲜,小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探索城市的“邀请券”。
小小票根,推动了经济的攀升。不少游客因为演出或者球赛来到了一座城。过去,看完演出、球赛,可能就打道回府。如今,因为票根的联动效应,游客可以留下来感受城市的魅力。在北京,凭借北京国际电影节票根能解锁全市多个商圈优惠。在上海,凭借“金字塔之巅”特展票根,可以在南京路商圈享购物八折、餐饮满减、停车等优惠,这场展览创下百亿元级消费规模。在江苏省南京市,凭大型演出票可在数百家商户享受折扣。小小票根,与住宿、餐饮联系了起来,拉动了城市消费。
票根联动,离不开综合匹配。票根联动,是对活动人流、客群画像、商户品牌调性、优惠让利要求、票根联动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匹配。以首创·郎园Station举例,为了让联动效果更好,主办方会考量活动主题与商户调性,儿童剧更倾向于与亲子相关的商户联动,还会考虑消费链延展配套属性的商户如餐饮类等。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票根联动期间,约20万人次抵达首创·郎园Station,峰值一天达到4万人次。人流量大,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小小票根,撬动消费新蓝海,探索发展新可能。越来越多的地方全域探索推广“票根经济”,围绕小票根做消费大文章。湖北推出省级常态化票根综合服务小程序,游客只需上传高铁票、演出票、景区门票等票据,就能兑换酒店优惠、文创礼品等。山东济南试点推广“票根经济”,凭赛事票享景区、酒店、商场、餐饮折扣。广东抢抓全运会赛事机会,鼓励景区、商圈、文化场所等凭全运会门票、有效参赛证件提供消费优惠。票根联动,串起不同消费场景、激发衍生消费,驱动服务消费升级。
( 作者:李兆清 初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