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
这两天是年后“返城时刻”。本来很平常的事,现在都有了仪式感。比如有人说“离家的全国统一仪式,是拔充电器”。还有人各种晒“返城时的后备箱”,总之,妈妈是非要在里面开个菜市场才罢手。
这个年,我也是回家了。相对越来越多人抱怨“年味淡了”,我的感觉是“有父母有亲人,就有年味”。而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感到,所谓年味,就是常回到来的时候。
正月二十八晚,我从杭州搭高铁到家乡。还没到合肥,父亲就给我微信留言还打了电话,说找到了搭我回家的出租车,比较便宜。他还叮嘱我,不要直接打的到家,“到附近镇上的水塔旁等我”。晚上9点30,父亲开着他的电动助力车,载着我回家。我坐在电动车后面的
蓬里
,外面有些冷,不过我们聊得热乎。
恍惚间,我想起了当年读高中,也是在这条道,不过当时父亲是骑摩托车载我回家。如今,父亲已经中风十多年了,没想到半边不灵便的他,还是能载从工作城市回乡的我,不过换了残疾人的电动助力车。
我要感激过年,过年意味着回到起点,回到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回到自己曾经读书的地方,回到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回到出生长大的老房子……
近10点,父亲的电动助力车停在一个小山坡上的两间木屋前。熟悉的灯光,从熟悉的窗户前射出来。已是中年的我,晚上是不太能吃的。可是我早已做好打算,妈妈做的菜,是一定要能尝则尝的。大杂烩的“接风餐”,最特别的是蒸南瓜。
妈妈特地为我做了蒸南瓜,一来是有助消化,再来就是妈妈种的南瓜,特别的面,特别的甜。这些年过年回家,吃蒸南瓜成了我“最喜欢的年味”。其实母子之间有个默契。那就是蒸南瓜,是我的“奋斗餐”。尤记得读小学时,爸妈忙农活走的早,我早上起来吃了锅里的蒸南瓜就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爸妈还是没回来,于是我就在灶坑里添一把火,把锅里剩的蒸南瓜加热,吃了后又去上学。父母的不容易,我都理解,就是早餐中餐吃蒸南瓜也知足,从未有什么抱怨。
在物质物资匮乏的时代,爸妈的关爱,一点也不会少。也懂得知足、感恩,所以过年时,我一定要妈妈做蒸南瓜,也是在提醒自己,知足常乐,珍惜和爸妈在一起的小事情、旧时光。
父亲已经七十多岁,年初一的清晨,外面有水的地方,都结满了冰,可是父亲一大早就开着他的助力车去舅舅开的工厂值班了,他很珍惜能发挥作用的时光。似乎是不好意思,本打算睡个懒觉的我,也跟着起了个早。母亲在外面水槽里洗东西,看着母亲冻得通红、结满冻疮的手,我没有多心疼,因为小时候母亲的手也是这样。我知道,只要能动、能劳动,母亲就是开心的。劳动人民对土地、对劳动有着特殊情感,不让他们离开土地,他们就知足、就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年初三下午,我踏上回杭的行程。母亲骑着电动车送我到最近的苏埠镇搭回头的去火车站。我推着装满腊肉的行李箱,催母亲赶紧回去,家里还有来给他们拜年的亲戚。一转身,我又想起了我还不太会走路时母亲一手牵着姐姐一手抱着我去外婆家时的情景,我又想起读高中时母亲骑自行车送我上学的时候,我又想起那些年我和妻一再流产母亲骑着自行车一脸焦虑四处访医的情景……
何为年味?年味,就是关于家庭的记忆和沉淀。因为父母,年味是那么厚重,那么有烟火味。每到春节,总感觉又回到曾经走过的那些路儿、那些点滴、那些曾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