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精读精讲③】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供强大助力

时间:2022-12-07 浏览量: 作者:李恺,胡闰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健发展的思想保障,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各种思潮的涌动、多元化趋势的明显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流价值观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李恺在荆门市牌楼镇开展理论宣讲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相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持续地做好阐释和宣传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的创新。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创新的时代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中国走向富强、民族实现复兴,不仅在经济硬实力上要强起来,更要在文化软实力上强起来,要实现文化软实力强起来就要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和穿透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国富民强的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当代中国时代文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社会层面的建设理念、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倡导进行有效的宣传和阐释,更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成为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行为自觉。如果说上一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起到了提升“知名度”和“认同度”的效果,那么新时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以提升公民的“回应度”和“践行度”为目标,引导全体人民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用全体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汇聚起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目标的进阶化对创新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恺在荆门市来龙村开展理论宣讲

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

大众传播模式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影响最为普遍、作用最强大、范围最广阔的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面临传播环境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形势,要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提质增效,就要深刻把握大众传播模式的内在机理。大众传播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试图以重复的方式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及精神,依托于大众传播载体进行持续性滚动式的反复传播,解决了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可持续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模式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依据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和现代大众传播模式的特征,将复杂的受众群体进行二元分解。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当前国内受众的分化十分明显,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从传统媒介获取信息,而当代青年则对现代大众传媒青睐有加。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以其权威性高的特征为中老年人所接受,现代大众传播时效性强、灵活多样,贴近青年群体生活和实际,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用好现代大众传播方式就赢得了青年,赢得了未来。总体来说,传统大众传播和现代大众传播二者不可偏废,传播者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优势,综合治理,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信息化环境下持续传播的需要。

新时代召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通过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恺(湖北省委讲师团成员、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胡闰喆(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