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破玄机:清零,清谁?怎么清?一位有医学背景老领导的深度思考

时间:2022-12-02 浏览量: 作者:张欧亚

按:这是与一位有深厚医学背景的老朋友的对话。他在基层重要岗位工作多年,担任过省厅机关的领导干部。这三年,我本人有多篇文稿,都经过他的修正和纠偏。 关于“清零”等防控方面,他有很多自己的独特思考,给人以启发。


本篇是和这位老领导最新的对话。



方向对了就会事半功倍



问1:这两年来我们看到,各级政府下了这么大的气力,一心为了群众健康,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那么多的事,但某些方面反而不尽人意。你对当前“动态清零”这个总方针怎么理解?



答1:所谓总方针,就是工作方向和最终目标。方向对了,目标明了,就不会岀偏差。反之,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首先,我认为“动态清零”的提法是正确的,是为老百姓生命健康负责的指导方针;但是,我们基层各级防疫人员在“什么是动态清零”“清什么”“把什么清零”等基本概念、基本涵义的认识上有偏差。
换句话说,是基本概念和工作方向岀了问题,因而效果不佳。如同人们走路,如果方向目标没选准,你走的越快,可能错的越远。 




“清零”对象应是病例而非病毒




问2:那么,怎样理解“清零”与“动态”之间的关系?

答2: 我们先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 1、清什么?或者是把什么清零?     


我认为,“清零”清的是病人、是病例,而不是病毒!

医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无论怎么努力,只能把患了流行病的病人治愈或“清零”,而不可能把任何病毒清零。

数万种病毒在这个地球存在了 35 亿年,而人类仅仅只有百万年进化发展史、5000 年文明史。 病毒才是这个地球最古老的“主人”,人不可能消灭病毒,只能学会与病毒共存。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疫苗接种、中西医药、物理治疗等等手段,治好被病毒感染并发作了的病人; 人能采取的措施不可能超过病毒繁殖和传播速度。

所以,“清零”只能是清病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清零病毒,或者说不应该是清零那些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这两年花那么大的精力、让社会受那么大的创伤去清零所谓的阳性无症状,追求“社会面清零”,真是免为其难,劳而无功! 此其一;



  • 2、病毒不可能被清零


自古以来,尤其是有现代医学以来,都有一个原则——“有病治病,不病不医”,“预防在先”是指预防发病,也不是避免人与任何病毒细菌发生接触,只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讲究个人卫生等内外在因素的综合,达到防止发病的目的。再严密的措施都不可能让百姓大众不接触细菌病毒。

人只要在社会上活动,就会沾染上病毒,人体内正常携带的细菌数量有上百种、病毒有几十种。健康人无非是病毒与人的免疫力与达成了平衡,它们与人体形成了共生共存关系,才没有产生病理性症状。这就是社会上有很多病毒携带者的原因。如果我们对甲肝、乙肝、结核、艾滋病、流感甚至当年的非典等等流行病都来一次全员抗原或核酸普查,恐怕阳性率也不会太低!


  • 3、不能把“阳性无症状”视同为“病人”


     
    根据上述,阳性无症状只能定性为“没有发病的病毒携带者”,他不是病人,不能纳入清零范围。   仅凭“带病毒可能发病”这种推断,不能当作确诊的依据。   我们对肝炎病毒携带者不予治疗也是这个道理。   而“患病者”是那些有病态症状、身体组织有损伤和病理变化、做其它检查有依据的人,是可以明确诊断的。   把这些人治好了,社会面就没有这种病人了,也就达到清零目标了。    


  • 4,如何理解“清零”与“动态”的关系


我认为“清零”前面冠以“动态”,就是允许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不能理解为“绝对清零“。数据有高有底、病人有岀有进、此伏彼起,才叫动态。至于发病率在多大的范围内波动,这要看社会承受能力和现有医疗资源可以接受的数量。
我观察这半年来,奥密克戎病毒很少导致重症,根据目前这个发病率和重症率,肯定不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不必担心医疗资源挤兑:以武汉为例




问3: 人们有一个担心,就是怕放开以后会产生医疗资源挤兑。你怎么认为不存在这方面问题?比如武汉市。



答3:就武汉市来说,有大中型医院几十座,病床数几万张,可用于抢救重症的少说也有几千张,三分之一拿岀来,也有一千张左右(这是我推算的,具体数据拿不到)。


而目前全市住院轻症患者累积只有一百多人,基本无重症,既便是放开,病例数增加十倍二十倍,武汉市的医疗资源也不会导致挤兑。


如果我们把这个“动态”允许的范围定为重症发病率为万分之一,那么武汉市只要把确诊的重症病例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个范围绝对不会导致医疗资源挤兑!


综合以上所谈到的,我认为,中央的动态清零总方针要坚持,但需把工作目标明晰化,那就是针对有症状的病人尤其重症患者实行动态清零,允许患者有一定数量,只不过把发病率、重症率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今后走向的八条建议




问4:那么,对今后的走向,你有什么具体的思考和建议:

答4:关 于这方面,我个人有八条建议。


  1. 取消全员检测核酸,只对重点人群进行常规化检测,不再统计无症状阳性人数。

  2. 公共场所只验 48 小时健康码,那些不出门不去公共场所的人不需要做核酸。老百姓如果有岀行计划,提前去医院自费做核酸(财政可给补贴)或者买(领)检测盒自测。
  3. 阳性无症状者让他居家自我隔离,轻症到社区卫生站拿药,重症到区或市医院治疗。
  4. 加快针对性疫苗开发,尽量给大家进行加强型疫苗接种。
  5. 强化自己健康自己负责的理念,开展群防群控群治!
  6. 学习广州,放弃既浪费资源又不得民心的区域性封控,有确诊病人的,实行针对楼房单元的封控,并及时解封。
  7. 省岀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主要用于全力保障重症患者的治疗。
  8. 各级各部门把各自精力主要用到常规工作上,用到经济建设上。争取 2023 年有个好的开端!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观点和建议,不一定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