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芝麻坨坨:问道武当,和谐共生:一场雨雾中的悟道之旅!

时间:2025-10-28 浏览量: 作者:王坤

雨丝如织,为武当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的开幕式在玉虚宫前如期举行,千人身着素衣,在雨中缓缓起势。雨水并未打乱他们的节奏,反而为这场集体演练增添了几分天然的韵律。我举着手机记录这一幕时,突然想到:太极的“柔”与雨的“刚”,何尝不是一种共生?这场雨,仿佛是天与地的一场对话,而千人的太极拳,则是人与自然的合鸣。

六大门派齐聚武当山,是武林盛事,今天的玉虚宫前,看不到刀光剑影,只有行云流水的拳法。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与动作的起承转合相映成趣。有人或许会觉得雨天是遗憾,但我却觉得,这正是武当太极文化的精髓——不避风雨,不拒逆境,在动态中求平衡,在变化中寻和谐。

太极讲究“以柔克刚”,而雨水正是“刚”与“柔”的具象化。它可以是润物无声的细雨,也可以是倾盆而下的暴雨,但太极的练习者始终从容。这让我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工作与家庭、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太极告诉我们,矛盾不必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共融共生。

正如《道德经》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千人的动作在雨中显得更加缓慢而有力,仿佛在告诉世界:和谐,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平衡。

乘缆车上山时,云雾缭绕,我与好友忍不住哼唱起《沧海一声笑》。缆车在云雾中穿行,恍如穿越仙侠世界。而登上金顶,直面“三宝”——长明灯、金砖、化石基座时,我才真正进行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对话,理解了“和谐”不仅是与空间的共处,更是与时间的共存。

这盏灯在金殿内六百余年摇曳不熄,堪称奇迹。它不只是一件文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古人以巧妙的“四门紧闭、空气不对流”的建筑智慧,护住了这簇火苗,使其避开了山风的狂狷与岁月的侵蚀。这仿佛是“道”的显化:真正的持久,并非与自然之力对抗,而是洞察其规律并巧妙顺应。 那簇不灭的光,是人文精神的心火,亦是自然法则的馈赠,是“天人合一”最生动、最温暖的体现。

殿下环绕的金砖,其价值并非仅仅源于“金”的贵重金属属性,更在于它们“不曾被取用” 的历史。它们静卧于此,承受千万次足履的磨砺,却始终无人将其撬走携回。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在武当山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域中,精神信仰的力量超越了世俗的财富观。金砖,成了一块检验人心的“试金石”,它告诫世人:最高的价值,不在于攫取与占有,而在于敬畏与守护。 这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之间达成的微妙而崇高的和谐。

最令我心灵震撼的,是那由古生物化石砌成的基座。低头细看,亿万年前的海底生灵,如今却托举着象征华夏精神的巍峨金殿。一瞬间,时空被极度压缩又无限延展——道,不仅存在于人文历史之中,更镌刻在地球漫长的地质纪年里。 这冰冷的石头,是真正的“沧海桑田”,它无声地诉说着:人类文明的璀璨,不过是建立在自然演化的宏大基石之上。我们的“道”,所求的和谐,归根结底是与这浩瀚宇宙、与这星球生命史的和谐。

站在金顶,俯瞰云海翻腾,我先前那种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焦虑,在此刻被一种更深沉的敬畏所取代。金顶的三宝,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启示:长明灯教我们顺应,金砖教我们克制,化石基座教我们敬畏。它们共同指向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共生”智慧——在与天地、与历史、与内心的对话中,找到那份永恒不变的安宁。

晚上的《武当一梦》实景演出,让我彻底沉浸其中。故事中的王小凡,从迷茫到问道,从执着到释然,仿佛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演出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在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时空中,追溯武当古建筑群的营造史诗,感悟太极拳法的阴阳玄妙,求得云雾深处的修行真谛,却在最终发现,真正的“敌人”竟是自己内心的执念。

这让我想到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内卷”。我们总在外部世界中寻找答案,却忘了问题的根源往往在内心。王小凡的“问道”,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内探求。他的旅程,是一场“自我和解”的修行。

演出的最后,梦境与现实交织,王小凡在晨钟暮鼓中醒来,发现“道”不在远山,而在当下。这种“珍视当下、辩证思考”的启示,正是中国文化中“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不与世界为敌,不与自己为敌,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在平凡中见真章。

我常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武当之行给了我答案:“道”不是玄之又玄的理论,而是可实践的智慧。

太极的启示:在忙碌的工作中,学会“慢下来”。一场会议、一次沟通,都可以是“太极”——在矛盾中寻找共同点,在冲突中保持从容;金顶的智慧:在追求目标时,学会“顺势而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要硬碰硬,有时候,迂回与等待才是更大的智慧;武当一梦的反思:在焦虑的时代,学会“与自己和解”。我们总想改变世界,却忘了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起点。

下山的路上,雨停了,云散了,武当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宁静。我忽然明白,这次文化节给我的不是一场表演、一次游览,而是一场关于“共生”的启蒙。

武当山之行,让我在雨雾中看到了“道”的模样——它不是高深莫测的哲学,而是融入生活的智慧。千人太极的共舞、金顶三宝的静默、武当一梦的启示,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矛盾中成长;共生,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在差异中共存。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那条“问道”之路——在雨中共舞,在雾中前行,在梦里清醒。

毕竟,真正的“道”,不在远山,而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