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在书写崭新篇章。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坚定的战略清醒、宏阔的战略视野、系统的战略部署,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豪迈宣言。
“十五五”提出的战略目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特别振奋。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这是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澳门时谈到的一段话。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显得格外重要。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有强大无比的历史主动,那是因为——在中国大地上开天辟地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人以超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团结和带领亿万中华儿女朝着远大理想的方向进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用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的,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中国梦”,到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上提出的“三个务必”,从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到南海撞机事件到银河号事件再到“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一切发展都以此为前提”到“让大家能从高质量竞争中受益而不是在低水平重复中消耗”,从“十四五”对祖国统一表述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到十五五调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表述节奏明显加快……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有道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自立自强成未来五年关键词。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部署,认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大家从中感受到,中国希望能使经济免受外部压力的影响,同时打造可持续的增长引擎。在承上启下的“十五五”(2026-2030年)时期,中国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放在12项重点工作的前三位。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及“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部署。中国已为即将到来的五年规划,设定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下个五年“危中有机”。中国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未来产业。“十五五”规划的任务主线之一,即是通过科技自强赋能产业发展,破除美国全方位极限施压等困局。四中全会展现了中国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以及科技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关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先进领域。中国还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和网络强国。同时,作为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一部分,中国还将努力把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中国提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10年,这些产业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保持战略定力的问题依然是那么重要。保持战略定力是四中全会特别强调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密切跟踪、精准研判国际形势,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都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韧性。
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六个坚持”构成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既延续“十四五”时期的核心思路,又针对新战新挑战增“市场与政府结合”“发展与安全统筹”等内容,体现政策的连续性与创造性。这既是重点任务,也是实现路径。
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一个主题,那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伟大复兴的核心要义在于,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采取更多可感可及的具体举措,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托幼等方面的需求。有道是,只要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燃表达。四中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要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九三大阅兵的铿锵步伐和那响亮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感到,伟大祖国神圣不可侵犯,伟大军队定能所向披靡,伟大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党的自我革命为“十五五”提供坚强保证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全会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严肃查处何卫东、苗华、何宏军等,再次表明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军中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的鲜明态度,是党和军队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够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于10月25日打响入朝后的第一仗,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和平正义之战、是“保家卫国”的立国之战,彰显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的磅礴力量,谱写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篇章。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敢于在资本主义列强面前说“不”的一战,是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真正站得住、挺直脊梁的一战。正是这一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以昂扬斗志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上下同欲者胜,狭路相逢勇者胜。行百里者半九十。夯实基础,全面发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只争朝夕,久久为功。过去靠人民书写,现在要靠人民创造。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必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
 
(作者分别是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编审、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南民族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学专业学生、网络作家、“七一客户端”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