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聚焦 > 正文

【阳新网评大赛109】阳光以一域之光点亮“荆”彩

时间:2025-11-04 浏览量: 作者:焦广治

诗画阳新,荆彩富川,让人首先联想起“万紫千红总是春”,有诗情画意,还出彩。穿越时空的“阳新”,承载宏愿的“富川”,等闲识得东风面,阳光发展总是新。

阳新作为荆楚东向门户,长江穿城而过向东流去,第一缕阳光总是首先照耀;阳新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典范,黄石又是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新一波产业承接总是优先辐射;阳新县作为三国时期定名、民国初年复名之地,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星火燎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春风热土,这一股精神锐气总是争先迸发。历史是光荣的,现实是光鲜的,未来是光彩的,阳新的发展始终阳光闪亮、新风合畅。

阳新“光谱”光鲜亮丽。农文旅融合的提法是阳新的亮点,也是“富川”的特点。在融合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在进行联合抱团,以求做大做强、做优做好。只不过有些地方是简单的联、粗暴的合,到头来是连而不和、合而不融。而且文旅的融合无论从行政的整合,还是实践的组合,已经得到了验证。而“农”与“文旅”的融合,更多的是农耕底蕴、文化禀赋、旅居业态的探索和尝试。阳光光谱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丰富,而阳新的“农文旅”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的红、仙岛湖的蓝、柑橘的橙、农产品的绿等 “食宿游乐娱教购”等方面织成网,而且每个结点能发力,整体网络都得利。

阳新“光环”可圈可点。资源富集是阳新的天赐良缘,但也是有限资源,所以必须锁定光圈,才能资源价值最大化、资源利用率最优化。这里的资源也是有形与无形、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可循环与不可循环的组合,比如阳新的海陆空等交通资源不仅现在优势,而且优势还会更加凸显;矿产资源中金、铜、煤、水泥石灰岩等,属于局部优势,可以通过节约集约的方式,延长和扩大比较优势;其他如动植物 的资源,更需要通过“可持续资源”意识的普及和“动态大循环”体系的支撑,保证资源的良性富集和优势叠加。2023年阳新县获评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称号,说明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阳新“光影”生生不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争议和阵痛,在光鲜亮丽的数据之下,往往掩盖了野蛮生长的欲望。在光与影的博弈中,生态发展逐渐为主政一方者认同、尊崇。生态优先,环保先行,已经成为阳新人的发展共识。在生态发展布局时,首先考虑120余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在生态发展实践中,优先考量环境承载和环保规划生命线;在生态发展考核里,率先考察环境友好和生态良好的分数线。从而让生态发展在阳光下进行,让阴阳光影的和谐辉映变成金山银山的绿色光华。

阳新“光能”能者争先。阳新的阳光发展表现在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绽放出绚丽光彩。阳新县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技改升级、科技创新”征程中,展现出了舍我其谁的实力和只争朝夕的魄力,针对黄石市跻身武汉城市圈的机遇,果断对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果敢抢抓技改机遇推动技术转阶;果然把握科技创新实现成果转化。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的做法,让能者占据发展的主阵地,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让能人踏上进阶的弹跳平台,保有双循环市场需求的先发优势。

阳新“光热”热度不减。阳光的发展动力必然带来辐射热量和外溢能量,而要保证产业优势的不断积蓄和扩大,就要连点成线、聚能成片。作为“工业强县”的标签,实现“产业承接、工业倍增”是不变的热忱追求,而面对省内周边县市区的竞争和临省江西、湖南的比拼,保持阳光发展热度是不变的课题。在阳新县城北工业园、滨江工业园、国家农科园、新港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布局来看,因地制宜的串联,应运而生的网联,开放包容的外联,让园区成了热传导的节点,并变为热蓄能的空间,保证产业光热不断、发展热度不减。

阳新发展,新里有谱,环环相扣,形影不离,能为争先,热度持续,阳新的高质量发展,以一域之光点亮了新的“荆”彩,让人看到了脚下的路,看到了眼中的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焦广治(十堰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