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公告2024年3月8日(周五)故宫博物院对女性观众半价开放。不仅是故宫。全国多地景区官宣免票、半价。(3月6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景区三八节优待女性,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此类景区“惠女”措施,很多女性还是表示“无感”,原因很简单,“惠女”的诚意远远不够。
景区要提高“惠女”的高度。景区“惠女”各打各的算盘,缺乏全域一盘棋的思维。景区有的免票、有的半票、有的纯打擦边球。大家说关爱,我也就关爱,反正知道落实不了,或者落实的很少。比如景区节日优惠女性,由于种种原因本地有些女性可能都享受不了,更不用说外地的女性。因此,必须提高景区的政治高度,只要是女性,可以在一年内任意时间享受一次免票待遇,这样的关爱就会让女性真正“有感”。
景区要提高“惠女”的速度。景区“惠女”措施往往慢半拍,规定“三八”优待,3月6日才宣布,即使女工们想请假,工作安排也有个过程,就算想来,可能信息不对称,搭不上优惠的快车,一转身就过去啦。考虑到景区预约人数等限制,女工们的优惠就往往更难于实现了。如果方便女工游玩,就要给她们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何时可优惠,优惠多少人,都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媒介广而告之。
景区要提高“惠女”的深度。游览景区,不是女性独自的行动。景区“惠女”,不能浅尝辄止。如“18周岁(凭身份证)及以上女性游客享受免门票优惠”,为什么不是全部女性?16岁的女儿能免票吗?“同行的男性游客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限3名男性以下)”,为了支持“全面三孩”,优惠票价应扩展到一家人,多1人优惠不行吗?“惠女”广而深,让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这样的“惠女”才让人欢欣鼓舞。
景区要提高“惠女”的力度。景区“惠女”的力度,指的是景区做的产品、服务,往极致对标,让女性觉得游览景区物有所值、心旷神怡,是一项精品服务。既然景区“惠女”已推行多年,可以拿事实和数据说话,比如景区“惠女”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不足、扬长避短,都要征求女性意见。景区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战斗力”,才能将“惠女”推向前进。
景区“惠女”,要用数据来说话。女性游客多了还是少了,给景区带来的收获与实惠,是量的增长,还是质的提高?是表面的游客增多,还是深层次的积极向好?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后续文章。景区应提高“惠女”的“含诚量”,促进多赢,让景区在广大女性中赢得好口碑,从而让女人“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家人”坐着那马车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还怕不会到来吗?
(红笔:李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