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清明祭扫英烈应更低碳更文明

时间:2024-03-20 浏览量: 作者:易国祥

日前,民政部、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利用清明节祭扫的契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低碳祭扫等方式,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祭扫新风尚。

对于为保卫祖国英勇捐躯、长眠边疆的英烈,每年清明将至,总是牵挂着内地无数的战友。几十年过去了,双鬓染霜、生活环境各异,且分散各地的战友想亲自凭吊边疆烈士,仍然有“关山万千重”的困难和种种不易。但最近有一群老兵从零星祭扫到集体共祭,从时空穿越式遥祭到边疆沉浸式体验,从实物祭扫到精神传承,用两三天时间践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文明祭扫。

这是一个曾经出境作战的连队,包括一名战斗英雄的三名烈士长眠边疆,多年来,只有少数人前来祭奠过牺牲的战友。他们发现个别烈士的家人还没有来过,很多战友因经济条件等原因心向往之却久难成行,有的年岁渐高身体多有不便更难成行。怎么办?

当年的连首长发出集体共祭倡议,采取自愿原则,有经济能力的自费参加,接受有经济实力的战友资助,特邀烈士亲属,以班排建制为单位,身体好的协助腿脚不够利索的,身体不佳的由老伴陪同,有的拄着拐杖,分头从全国九个省市奔赴广西南疆,他们在一场细雨刚过的早上八点,汇聚在龙州烈士陵园三烈士墓前,在哀乐声中默哀与追思,在无尽的怀念中致辞、抒怀、献花、上香、敬酒、鞠躬,向三位烈士表示深深的敬意。

对于一部分未能同行的内地战友,则通过微信群和连线方式,与他们即时分享实地沉浸式祭奠活动。当年的老连长躺在千里之外的苏北县医院病床上,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他对烈士的怀念和对祭奠活动的关注与期盼。

这次清明祭扫秉承低碳理念,不烧纸、不燃放鞭炮;开展文化缅怀,大家在旅程中奏唱当年耳熟能详的《再见吧,妈妈》《血染的风采》《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歌曲;回眸战斗经历,讲战斗英雄故事、经典战斗经历和连队参战史。为了丰富沉浸式体验,组织战友们寻访边关上当年部队出发口岸水口和凯旋归国的62号界碑,重访当年战前战后安营扎寨的壮乡理明屯,时隔几十年之后,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倾情再现。

这次集体共祭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战友群体的组织优势,更重要的是政治优势。在英烈面前,老兵们由衷地爱党爱国、初心如磐、倍加珍惜历史、坚定守望明天。这种祭奠打开方式,在惠及面广、节约成本、移风易俗、紧凑有序、便于管理、防患未“燃的基础上,通过远近同频、军民互动、虚实结合,编织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既庄重、又轻松的南疆旅程,实现了清明祭扫文明风俗的价值最大化。

(红笔: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