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论者提出,清明祭扫应该“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既达到追思怀远目的又不至于扰民的标准,就看各人的认知水平了。
对逝去亲人、先辈英烈的缅怀,是传统文化。借助适当的方式和媒介表达哀思,本无可厚非。但是,祭奠先人,慎终追远,又确实不该增加过多负担和困扰,包括经济负担和环境负担。如果太过铺张,弄得害人不利己,又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给他人、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带来干扰和困扰。
烧纸钱、放鞭炮、上贡品、扎五花八门的纸彩冥品,不算违规犯法。但这并不等于就该为、理应为,更不等于去做了就有什么实际意义。有人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可是在中国,除了法律约束,还有道德伦理方面的约束,以及慎独自律内省方面的约束。因此,祭扫先人,除了遵规守纪,还要考虑公序良俗、社会文明程度是否允许。
传统的清明祭扫方式,属于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习俗,谁也没本事一下子给截断。但是否就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确有必要细思量。有的人反对近几年一些地方禁燃烟花炮竹,动辄拿文化自信来说事儿,显然是把概念搅混了。有些传统习俗并非都是优秀文化。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都值得一股脑儿“统传”。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才叫文化自信。
清明节,礼敬先人、慎终追远、寄托哀思,一直是清明的主题,今后也不会变。但表达方式,却一直在与时俱进。近些年,由于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那种不文明祭祀现象有所减少。烧冥纸、冥币,消费封建迷信祭祀品,铺张浪费、污染环境的行为,越来越不受待见,选择文明扫墓、默哀追思、网上祭奠渐成清明风尚。
时代在变,清明祭祀的形式也在不断与现实融合,但其中的精神本质却不会变,那就是一代一代人对历史的敬重,对血脉根源的敬意。在继承与创新的对话中,传承民族信仰、家庭人伦、亲情大义,清明节的这一时代价值越来越鲜明。这种文化内涵和价值情怀,永远是珍贵的内核。
怀念先人,未必非得选择焚香化纸。心的怀念程度,不是烧冥币能度量的,更不是看墓地的高大豪华,而在于反思自己对待长辈生前的得失,自己是否做到了厚养薄葬?平时是否有怀念先人的恩情,是否继承了先人的遗志风范,是否在改善自己的行为。把先人的精神留住,才是最好的纪念,才是最真诚的敬祖。
清明是表达哀思的节日,它应该属于肃穆静美而不是喧闹浮华。祭拜先人、悼念英烈,实质都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这也意味着心意重于形式。在网上献一束花、上一炷香、点一支烛,诵读一篇祭文,看上去变简单了,但在与先人的无声“对话”中却能触及灵魂深处,让祭祀更有价值。
清明是用来倾诉怀念的,这个场景应该是非常自我的,应该呈现一种内省自悟的静美。只有内心清明,才有清明节的文明;只有把“清明”安放在心灵深处,尽心为上,清明节才更有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
(红笔:顾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