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乘坐网约车遇司机不开空调事件一度被网友推上热搜。日前,一位江西的乘客也向央视网《新闻+》记者反映,说自己遇到了网约车开空调要加钱的情况。“当时我是在市里考试,打了特惠快车。当天室外气温接近30摄氏度,坐进车里的时候像火炉似的,我就询问师傅是否能开会儿空调,司机师傅说开空调可以,但是要额外给钱。我拒绝了支付,司机师傅也没开空调。当时车是在马路边停靠,为了等另外一个乘客在太阳底下暴晒将近10分钟,可想车内气温之高。”(6月1日央视网)
每年高温季节,网约车拒开空调,或开空调另加钱之类的新闻就会引发公众讨论。此前还报道,一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要求,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乘客;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照片,一些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称“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
乘网约车吹不上空调,要么热着,要么加钱,这事听着挺奇葩。根据我国出租汽车运营服务标准《GB/T 22485-2013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出租车司机要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使用音响、视频和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显然,仅从法定服务标准来看,司机的做法有违规范。
网约车空调之争,背后是运营成本“挑事”。表面看开不开空调是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事,但反映的却是网约车司机遭遇的尴尬。开了空调,油耗增加20%到30%,因为车费便宜,司机就不愿意开空调加大开销。在争议的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劝导问题,而是一个利益平衡问题。一分价钱一分货,掏多少钱买多少服务,这个并不难理解。
对顾客诉求要重视,而对司机的困难和苦衷也不能视而不见。化解此类纷争,不能听凭各说各话,需要走听证程序,拿出个权威说法。这中间的关键,需要算清成本账,划定利润空间,让是非不辩自明。乘客给的车钱,到底含不含空调费,要叫人一目了然。而作为平台,完全可以将乘车费用清单列出来,供乘客自愿选择,从而决定最终出行价格。在此前提上,还可以结合技术手段,通过后座按钮设置,把网约车内音响、空调的操控权交给乘客,就能更好化解这一矛盾。
平台作为纽带,一头连着司机,一头连着消费者,只有规范管理,在长期的博弈中保持大体的利益均衡,网约车才能行稳致远,一路舒心。
(红笔:张全林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