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 文明观察 > 正文

【红笔观察】让儿童手表回归“护娃”本职本位

时间:2024-06-12 浏览量: 作者:谢庆富

当前市场上,小天才、华为、小米等品牌都在积极竞争儿童手表市场,集体“卷”向多功能,不少旗舰产品售价超过千元。儿童手表在功能上集体“堆料”,也引发了公众对儿童手表过度娱乐化的担忧。此外,一些儿童手表应用被投诉存在诱导充值消费等问题,也正在成为监管重点。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儿童手表质量差、虚假宣传、手表应用诱导儿童消费等问题的投诉超过2600条。(6月11日《新京报》)

当前市面上高端的儿童智能手表功能十分齐全,除了通话、定位功能,还具备拍照、交友、游戏、购物等功能,和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并无多大区别。儿童智能手表都内置了很多软件,有些是付费软件,这些付费软件都有好玩易上瘾的特征,不少品牌的儿童手表诱导儿童充值,导致儿童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家长给孩子配备儿童手表,本意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位置、与孩子取得联系。对家长来说,儿童手表只要具备通话、视频和定位功能就足够了。但儿童手表厂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不断给儿童手表功能“上新”,并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扣款,诱导儿童充值消费,在家长不知情或难以管控孩子的情况下赚取“黑心钱”,让家长气愤不已。家长气愤的不仅是儿童偷偷充值消费,更重要的是儿童醉心玩乐,影响健康成长。

儿童业态是厂商的“捞金法宝”,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广阔,厂商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厂商想赚钱没有错,但是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人群是儿童,这一点应该牢记。儿童是需要国家和社会特别保护的特殊群体,厂商在生产制造儿童智能手表以及内置应用程序,都要严格依法依规经营。具体来说,儿童智能手表应用商城的管理与设置应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厂商往儿童智能手表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功能,在应用程序上大做文章,通过各种应用程序诱导儿童充值消费,既触碰了道德底线,也逾越了法律法规底线。

儿童智能手表应用程序诱导儿童充值消费,“护娃”变“坑娃”,不只是家长之痛,也是国家和社会之痛。让儿童手表回归“护娃”本职本位,各方都有责任,也需要各方齐心协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让孩子远离“坑人”的儿童智能手表,家长责无旁贷。对家长来说,儿童智能手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孩子安全,至于其他诸如学习、社交、消费等功能都不是必需品。直白地说,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要选择那些功能少、简单实用的,只要能和孩子联系上就行。对厂商来说,要对产品的硬件和软件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毒害儿童的产品流入市场。对职能部门来说,要设置儿童智能硬件市场应用程序准入基本标准,加强内容审查,禁止违法不合规的应用程序进入市场。此外,监管部门要让获利远低于违法成本,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厂商,让它们得不偿失。

当各方都担当起关爱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儿童手表就能回归“护娃”本职本位。

(作者:谢庆富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