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意义重大,关乎百姓幸福、社会和谐及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工作。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提此概念,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建设以培育积极心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健全该体系与危机干预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度重申,足见其重要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全该体系及危机干预机制,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关键,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推动作用,为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奠定坚实基础,需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遭遇着繁多的挑战与困扰,心理问题愈发显著。就个体而言,优良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健康生活与积极工作的基石,对提升个人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大有裨益;对社会来讲,和谐稳定的社会心态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社会矛盾与冲突,推动社会有序前行;站在国家的角度,积极健康的国民心态更是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体现,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筑牢坚实的心理根基。
完善制度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党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有力推进。明确各部门、各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社会心理服务的市场秩序,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加强统筹协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和众多专业人员,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工作、宣传等,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综合部门来抓统筹协调。新成立的各级社会工作部应勇挑重担,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纳入整体规划,全面推进、逐一落实。同时,应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协作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共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
优化主体结构。构筑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有机共同体。政府需主导并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组织在提供个性化服务及开展社区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借助员工关怀计划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学校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咨询服务及相关活动培育学生良好心态,完善服务体系;社区凭借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多样心理服务活动。激发各主体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明确分工、厘清权责、汇聚合力、织密网络、高效衔接,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扩大覆盖领域。打破传统的服务界限,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关注重点人群如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心理健康,还要将服务延伸到普通民众,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心理服务的关怀。应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机制,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业,从家庭到社区,实现服务的全覆盖。同时,注重服务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方案。
聚合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智慧和人生哲理,通过挖掘和弘扬这些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
增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素养,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应深刻认识到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与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相结合。
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支持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为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积极弘扬正能量,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减少不良文化对人们心理的负面影响。要善于在全媒体时代引导民风,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是长期艰巨任务,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怀揣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并持续创新,致力打造一个全面、多层级、高品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此奠定百姓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坚实心理基础,使14亿人皆具健康、积极、向上的“心”,共同奔赴更为璀璨的未来。
(作者:陈虎 高级心理指导师、长阳县委政法委干部 编辑: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