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代先生在浦东新区航兴路一家售卖二手物品的店铺里,花了160元买了两张塑封包装的折叠床,回家拆封后才发现,床上印有救灾物资相关字样及溯源码,旁边还写着“扫码全程追溯”,床架上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监制”字样。救灾物资何以流入市场,被当作商品买卖?
“救灾物资被倒卖”似乎疑云重重,而实际上也并非是雾里看花。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事件的经过:消费者购买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监制”字样的救灾折叠床进行了曝光;销售商说,不知道是救灾物资,看到人家在公开售卖,就买了一批当二手床来卖;网民关注之后,销售商的上家赶紧找到经销商将剩余没有卖出的折叠床,按原价回收,甚至卖出去的几张床也被追踪回收;而生产厂家一象公司则表示,不知道这批救灾折叠床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在国家政府采购网平台上查询到了这批救灾折叠床的信息,文件显示:一象公司中标的4万张折叠床单价是214元/张,标的金额856万元。这些物资生产好后,有的被送到了指定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有的因救灾需要按照采购人指令直接送至救灾现场。
救灾床被“倒卖”,究竟谁在“捣蛋”?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了救灾物资变成了“二手商品”,并且流入市场?谁应该为此负责?我们必须认识到救灾物资的重要性。救灾物资是紧急救援的关键物资,它能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救灾物资的发放和管理,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然而,这次事件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从这次事件来看,可能涉及多个环节的问题。首先,是负责管理救灾物资的部门或机构,如果他们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疏忽或漏洞,那么救灾物资就可能被非法占用或挪用;其次,是那些倒卖救灾物资的商家或个人,他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惜将救灾物资当做普通商品进行买卖。当然,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调查清楚,原因如何还是个问号。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什么情况的“救灾物资流入二手市场”,都是需要严格追责的。
对此,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救灾物资的全过程管理,从采购、存储到分发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监督,确保每一件救灾物资都能准确无误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使用。同时,对于违规行为要严厉打击,维护救灾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每一次救援都能够精准、高效地进行。
2023年2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管理部、财政部印发《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对救灾物资的到期报废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关部门对中央储备物资设定储存年限,在储存年限到期后,经技术鉴定,质量和性能不能满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要求的中央储备物资可按规定报废,相关处置收入上缴中央国库。未经批准,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物资或者变更储存地点,或因管理不善造成中央储备物资缺失、质量明显下降等行为,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等进行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显然,这批流入市场的救灾折叠床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违法的行为。
“救灾床被倒卖”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将这起案件办成铁案。其实,搞清楚问题并不复杂:比如,出现舆情之后,那个慌慌张张回收救灾折叠床的人是谁?他是如何搞到的救灾折叠床?他到底出卖了多少救灾折叠床?急急慌慌回收,还把已经销售出去的也都“追回”,是不是心里有鬼?
其实,找到这个“神秘的人”并不神秘,救灾折叠床被倒卖,真相不能折叠起来。最后需要追问的是:发现“救灾物资被倒卖”为何是消费者?而不是负有监管责任的人?
(红笔:郭元鹏 编辑:宁云平)